新課改對創新非常重視。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的要求。”“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要倡導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引導學生創新與實踐。”可見新世紀的教育是全面創新的教育。創新已成為時代的要求。語文課堂教學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對本學科不斷創新,不斷注入活水,它才有發展前途。只有把創新教育巧妙、有機地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中,才能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下面就語文課堂教學創新闡述一點個人的認識:
一、努力改進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法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一種新的教學理念:生活即教育,教育回歸生活。因此,我們在保證完成教科書教學任務的同時,要密切教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教師在教學時要抓住教科書與生活的切合點,將一些生活場景或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課堂,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另外,講故事、表演等也可以很好地為學生展現生活情景。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會不知不覺地感受生活,學到知識,接受教育。
二、開展課堂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思維
課堂討論的前提是獨立思考,要以學生自主、獨立學習為先決條件,討論的問題和現象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理可辯,討論專題的選擇應該是精心策劃,不能超越了學生的知識范圍,課堂討論的內容也不能單純依據教科書,而是把教材知識與學生實際現實中的問題結合起來,根據相關結合點設計討論問題。這樣做。有利于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知識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際,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人文情懷,有利于學生智能的開發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課堂討論時教師注意積極營造民主、平等、和諧、愉快的討論氣氛。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對有獨到見解的學生,應給予及時的表揚,對學生提出的不同見解要珍惜和尊重。教師也要培養學生養成尊重他人的良好習慣,學會做人與處事,教會學生傾聽和提問的技巧。對別人的發言深思后,再提出自己的見解,使學生的發言盡量保持平衡,合作和平等的精神是學生成長中應具有的良好的科學素養。
通過課堂討論改變由教師或個人自學單通道輸入知識信息所產生的“孤陋寡聞”的弊端,形成多通道的知識信息傳遞與交流“立體式”教學局面。既能促進提高教師講課的質量,樹立學生是學習主人翁的意識,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思維。
三、重視語言在實際中的運用,注意語言積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運用,學會交際。學生積累的東西必須讓學生真正理解了,領會了,盡可能地用過了,才有可能積淀為他們自己的東西。我們要給學生創設展示才華的機會,通過開展廣告集錦活動,名言警句,百科知識摘抄,辦手抄報、黑板報等活動,為學生語言積累找出更多更有效的途徑。
四、鼓勵學生參與交際,大膽說話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學生的特點,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有意識地讓學生親身去實踐,扮演角色,加深對角色的內心體驗,就容易達到口語交際的順暢了。
當學生在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時,教師要積極地看、積極地聽,隨時了解課堂動態。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善于啟發、點撥、引導,并作為學習的參與者,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支持。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髂要來自學習伙伴的支持。這里的學習既是學生也是教師。而教師更應該在口語交際活動中發揮學習促進者的作用。為整個口語交際活動起到推動作用。
教學中,我們常發現,即使我們設置了新鮮、刺激的交際情境,也營造了平等、信任、和諧的交際氛圍。可還是有“緘默不語”的學生,教師應注意縮小交際范圍,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經常特意為這些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
五、設置巧妙的訓練達到教學目的
我國歷來有“熟能生巧”的教學觀點,學生不經過一定量的強化訓練很難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訓練的有效性取決于明確的訓練目的和適當的訓練內容。教師在設置訓練內容時,要按照教科書的知識體系和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設計,訓練內容要有梯度、有層次,既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夯實基礎,又要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創造條件,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鞏固強化教學的過程中都有所提高。
鼓勵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良好的質疑情境既可消除學生的厭煩情緒,又可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首先要抓住每一歡學生質疑的機會,對學生的各種疑問,教師應當大力進行表揚和鼓勵,并對學生的發問耐心傾聽,與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其次要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對那些原來不善于提問的學生,應積極鼓勵他們提出問題。一旦他們提出問題,應充分肯定其成績,并引導他們認真地分析同題。解決問題。
創新教育是一個新的課題,只有把創新教育融入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把學習過程真正還給學生,多媒體在教學情境創設和學習中發揮作用……這一切才能使語文課堂教學氣象萬千,才能使素質教育呈現出一片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