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生動的感性知識,從而更好地理解、鞏固所學化學知識。在化學教學中更要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探究性學習,充分發(fā)揮化學實驗在探究性學習、課程改革、素質教育中的功能,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性實驗主動探索新知和感受探索、發(fā)現(xiàn)、發(fā)明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實現(xiàn)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探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從而推進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一、實驗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chǎn)生的重要主觀原因,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具有千變萬化的現(xiàn)象,是喚起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化學趣味性在于它是一門與人們的生活聯(lián)系最為密切的學科,其深奧的理論和知識都包含在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實際事例中。因而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從化學在社會和生活的實際應用人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培養(yǎng)探究意識。
二、實驗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認識的窗口,是思維的前提,對于事物,如果沒有敏銳而細致的觀察,就不能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在化學實驗中,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如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和重點,要自始至終,從明顯的到細微的都必須認真地、細致地觀察,要提醒學生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地做好實驗記錄。學生在參與探究活動過程中必須始終保持主動狀態(tài),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參與思考、觀察、設計、參與交流等活動。
三、實驗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
化學實驗活動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活動的核心成分是思維。中學基礎教育階段思維訓練的重點應放在思維品質——獨立性、整體性、邏輯性、精密性、發(fā)散性和敏捷性等的形成與鍛煉上。而化學實驗活動的過程,自始至終都充滿著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上述多種思維品質的契機。化學教師如果沒有引導學生在實驗教學中有效地把握這些契機,是教學的嚴重失職。在堂上做演示實驗,教師要設計一系列問題,逐步培養(yǎng)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和內在規(guī)律性,使學生的思維從表象到本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四、實驗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化學科學的形成和發(fā)展都離不開實驗,學生通過探究性實驗,可以探究自己還未認識的世界,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掌握實驗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學生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以上是我在化學探究式課堂教學研究中的一些做法與體會。在進行這一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到,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較,探究式課堂教學更具科學性,也更能夠為廣大學生所接受。它激發(fā)了受教育者的潛能,使受教育者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求知識,對最終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