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電教媒體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符合中學生的年齡特征,適應中學生的認知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新課程改革。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語文教學
信息技術教學可以把符號、語言、文字、文章、圖形、動畫和視頻圖像等多種媒體信息緯成于一體,進行最佳的課堂教學。主動地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的學習進入良好的循環系統,真正達到減負增效的教學目的。
一、運用信息技術的好處
1.有利于增加學生閱讀量
語文學科是個涉及范圍很廣的特殊學科,天文地理,無不涉及,而單靠教材中所介紹的內容,完全滿足不了學生學習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利用網絡來彌補不足,網絡也恰恰滿足了學生學習的需要,既增加了課堂的容量,又節省了板書的時間,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計算機多媒體能模擬仿真,化抽象為形象,將學生帶進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感官接受刺激,發展思維能力,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大大減輕了學生認識的難度,變難為易。教師能夠集中精力于教育教學,極大地簡化了教師的操作過程。課堂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語文教學適合運用信息技術
1.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
教材中有許多文章最適宜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聲情并茂,情景結合的多媒體所提供的環境中,有利于學生正確朗讀,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學習《最后一課》時,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將文章分為三部分。從現實生活人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投影顯示北京申奧成功的宣傳片,讓學生感受到申奧成功后全國上下歡慶的景象,引入什么是愛國主義精神,然后說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愛國主義題材的文章。出示投影,給生詞注音,學生還處于識字認字過程。了解他們課后查閱資料的情況:作者的情況,故事發生的背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如何寫作的。完成了以上的知識積累的過程后,將進入第一個教學環節:聽讀——整體感知課文:理請文章思路。
2.運用多媒體,促進合作學習
現在一些科學小品和說明文所牽涉到的內容。許多都是大部分學生從來沒有接觸到的。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查找一些本課相關的圖片資料,制作成豐富多彩的課件來輔助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字的理解。課文是由不同的板塊組合而成,教學中采取化整為零,小組自選內容,分工合作的方式。用筆勾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和一些好的詞語,研討感情朗讀重點語句,優秀文段、想想文段與主要人物的關系、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巡視適時參與研討、全班按段交流,師生共同總結。提煉文段重點,指導品讀研討。
三、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運用要把握好幾點
1.堅持師生互動為主
多媒體教學只能起輔助作用,我們不應過分依賴這些手段,而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中以師生的互動為主,通過電腦多媒體等手段,使學生更富有個性地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2.應遵循實用的原則
課件的制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文字資料、圖片、音視頻剪輯等,把課件制作得既新穎又實用。不能把課件制作得過分花哨,追求聲、光、電等效果,會使教師主導地位降低,失去應有的課堂教學效果。
我們應將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育信息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深入地研究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方法與策略,才能做到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