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自己擔任班主任的實踐經驗,通過自身對初中班主任的理解與切身體會,總結了當前初中問題學生形成的原園并針對這些形成原因,提出了班主任工作中轉化這些問題學生的幾點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 問題學生 轉化
一、問題學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第一環境,對于學生性格的形成具有決定作用。而這其中家庭氣氛與家庭經濟條件又是最重要的因素。問題家庭是“問題學生”產生的重要根源。凡是健康成長的學生都有一個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相反,問題家庭則是“問題學生”的誘因之一。在我所當班主任的班里95%是外地的農民工子女。而這95%還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出自單親家庭,在這種破裂家庭和家庭氣氛緊張的環境下成長的學生,極易產生偏激、玩世不恭、性格扭曲等不良心理和行為。另外,家庭經濟條件對學生心理和性格的形成也有很大影響。像我們班學生大多家庭經濟困難,在吃穿用等方面的困窘與中學生時下追求的時髦、時尚形成強烈反差,極度的虛榮心和自尊心與現實條件發生沖突,久而久之就形成自卑、嫉妒、憤世嫉俗等不良心理。
2.社會原因
在當今社會,特別是中學生所處的這個信息時代,通過互聯網等多種渠道,一些消極的、負面的影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強度侵蝕著中學生的道德,腐化著中學生的觀念。面對形形色色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等不良傾向的誘惑,一些學生無所適從。受西方個人主義價值觀和及時享樂生活方式的沖擊以及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致使部分學生產生種種不良思想和行為,在他們心中沒有了英雄、沒有了偉大、沒有了崇高,也沒有了責任和任何精神追求。而通過各種途徑向中學生灌輸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等在種種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下顯得蒼白無力、收效甚微。
3.學生個人原因
進入初中后,學習環境發生變化,另外,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的抽象思維和自我意識得到發展,能理解具體行為與個人品質之間的關系,力圖通過表現自己去實現自我的獨立性。其道德思維與才能有進一步發展,能有選擇的掌握行為準則,他們的行為受自己主觀價值標準所支配,但帶有很大的片面性,尚未形成自己完整的世界觀,在行動中隨意性大,易受主觀感情(往往是錯誤的)支配,缺乏理智,易受誘惑。關系各種道德行為準則的評價、觀點和信念還沒有在他的意識中形成統一的系統,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初中學生已開始用平等觀念來代替服從于權威觀念,對成人強制抱有很強的逆反心理,追求個性獨立。而這種追求又往往帶有極大的片面性、肓目性。自我抑制力差,壞的習氣未改正,而良好的行為習慣還不穩固,所以在不利的客觀因素作用下,部分學生的思想品行就容易出現問題。由于不及時糾正,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就成了問題學生。
二、問題學生的轉化對策
1.了解和掌握初中生發展特點
研究初中生身心發展規律,了解和掌握初中生發展特點,是班主任能力中最基本的部分,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管理好班級的前提。全面了解掌握學生情況,認真研究學生身心特點及規律,善于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對所了解掌握的情況進行準確的:判斷,及時解決各類學生問題。
2.關愛問題學生
關愛是轉化問題學生的關鍵,情感是與他們溝通的橋梁。沒有愛就沒有賞識教育,就沒有問題學生的轉化。只要關愛、信任、尊重問題學生,定能有所收獲。為了每個問題學生的發展,班主任比科任課教師對學生要更具愛心,更富情感,才能贏得全體學生,特別是問題學生的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班集體。
3.發現并發揮問題學生的特長
盡管問題學生有許多缺點。但他們一定在某一方面有其特長,或對某一項活動感興趣,也有潛在的閃光點。面對問題學生,就像面對一叢帶刺的玫瑰,教育工作者看到的不是花下的刺而應是刺上的花。作為教師要及時看到他們微小的進步,并及時予以肯定和贊揚,促使他們轉化,切不可把他們看得一無是處,失去教育他們的信心。一般情況下那些不愛學習或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在音體美等方面有不俗的表現,而成功的體驗對于這些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非常重要。因此,可以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挖掘他們身上積極向上的因素,使問題學生有機會展現優勢和長處,教師應不失時機地予以鼓勵和引導,幫助他們調整心態,克服不良行為,促使他們身、心、靈和諧統一,從而達到不用揚鞭自奮蹄的教育效果。
4.讓學生對自身的問題有所認識和改正
心理學家曾通過實驗發現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接受和喜歡自己,才能自尊自強,自制自重。問題學生往往對自己的缺點、弱點以及一些不良的東西缺乏清醒的認識,他們或盲目自大,自以為是;或自暴自棄,悲觀失望。因此教師既要引導問題學生立足于自己的長處。發揮自己的優勢,有所作為,又要幫助他們對自己的缺點、錯誤之處改進補救。
5.喚醒問題學生的自尊,幫助他們樹立自信
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進行自我激勵。問題學生之所以長期落后是因為存在一個消極的角色模式,教師如果改變問題學生在班上的身份地位,就有可能促使學生的性質由消極向積極轉化,變惡性循環為良性循環。由于問題學生的行為常遭受指責,所以導致他們喪失自尊心。他們對錯誤表現得滿不在乎,但內心卻經常]進發出要求進步的愿望。如及時給予幫助,他們可能會獲得進步的動力。教師要利用一切機會(如角色調整、對優點和成績適時表揚等),把他們心靈中微弱的火花點燃起來,喚起他們的自尊,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不斷進行自我激勵,促使他們一步步轉化。
總之,對于問題學生的轉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特別是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學生會出現各種新的問題,因此,我們班主任必須針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癥下藥,去轉化問題學生,教育好學生,做好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