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潛在的。怎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zhuǎn)化成主動學習是開發(fā)這種潛能的關(guān)鍵。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做好閱讀前思考準備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應注意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每次的閱讀課上,我給學生5分鐘時間去快速閱讀,然后就這篇文章進行討論,再簡單地復述課文,也可以讓學生講些有關(guān)的幽默故事為閱讀作鋪墊。這些預備訓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以初中教材unit13\"Albert Einstein\"為例,我們可以激勵學生講一些關(guān)于愛因斯坦的故事,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很多學生仰慕愛因斯坦的精神,也有學生崇拜愛因斯坦的簡樸而又有意思的人生。通過對愛因斯坦的討論,聯(lián)系到本班,哪一位學生具有愛因斯坦的這種精神?我們又能從他身上學到些什么?
再以Unit17\"Life in the future\"為例。我先讓學生設(shè)想我們的未來生活是個什么樣子。一個學生對他的同伴說:“去另一個星球。”我問他為什么,他答道:“因為地球上的能源越來越少,而人口越來越多。”另一位學生說:“將來我呆在家里使用電腦去做我想做之事,有機器人為我代勞。”其他各組的討論都很激烈。
學習主動性在聽力和閱讀課上也十分重要。如果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那么口語課上就能積極主動地使用英語練習口語,閱讀課E也能積極地快速地進入閱讀狀態(tài)。
二、引導學生學會新的語言知識點,讓學生積極完成讀后的一系列任務(wù)
引導學生學會新的語言知識點,那是對學生另一種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我是這樣做的:讓學生查出在學習中遇到的新單詞的意思;自己先找出不懂的新的語言知識點,然后讓學生用這些新詞造句。根據(jù)情況,可以口頭訓練,也可以做筆頭訓練。當然,學生查出新詞的意思,找出不懂的句子后,不是要老師就馬上去講解,而是要學生認真地逐字逐句地讀。學生再不懂的話。老師就做必要的講解,然后就這些句子復述課文某一句子或某一段落。
讓學生積極完成讀后的一系列任務(wù)。電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Unit13\"Albert Einstein\"為例,當學生閱讀完這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復述課文。學生會盡力做準備。他們會看課后補充材料,會去改寫、背誦。會去查閱自己要使用的詞或短語。這樣的訓練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閱讀的習慣。
三、在老師引導下的自學。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中,使學生能夠讀懂簡單的文章是教學的主要目的。因此怎樣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學習方法的引導。閱讀前要給學生設(shè)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學生回答有困難的問題,可以設(shè)計成用\"yes\"\"no\"回答的題型,有時也設(shè)計一些能開發(fā)學生思維的\"why\"一類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并試著回答。如果學生完成任務(wù)時有困難,老師要加以引導。比如,學生第一遍讀了\"Albert Einstein\",我讓學生完成一些在句子中填入單詞的題,或者縮寫課文。蘭學生完成了這些任務(wù)之后,再讓學生就有關(guān)愛因斯坦的故事進行討論。不同的是。在閱讀unit17\"Life in the future\"這篇文章時,我要求學生寫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我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
無論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還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都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教師好的教學方法對于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