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手段。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功能與價值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考。但是如果作業布置多了,無疑會加重學生的負擔。新課標提倡在樂中學,提倡給學生減負,無疑作業的布置也是給學生減負的重要目標之一。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體會出課外作業的設計,除了在量上有所控制外,更要注意質的精當性和形式的靈活性。
傳統的作業形式以書面作業為主,單調、乏味的機械式訓練對學生來說毫無興趣可言。作業對他們來說是一項沉重的負擔。作業的新改革。首先就是要從改革作業形式人手。作業形式要新穎有趣、靈活多樣。小學生好奇心強,新事物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這樣促使他們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讓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對待作業。而不是把作業當成一項厭煩的任務來完成。我認為作業改革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推陳出新,激發興趣
新課改為小學語文作業的改革指明了發展方向:在語文作業設計中要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出發。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通常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完一篇新課文后,為了鞏固字詞,抄寫生字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一般是抄上三、五遍了事。殊不知,這種單調的反復抄寫對字詞的鞏固效果并不好。我在教學完《記金華的雙龍洞》這一課后,對字詞抄寫做了一個小改革。讓學生利用這些生字做游戲。游戲規則足:可以按音序的順序排列生字,利用聲母的順序排列,或將相同聲母或韻母的生字歸類,或是按字的偏旁結構分類等等。看誰的游戲方法最多,最有創意。聽說是做游戲,學生一個個熱情高漲。第二天交流時,我發現學生設計的游戲方法多種多樣,其中很多游戲方法我自己都沒想到。更出人意料的是最多的一名學生設計的游戲方法達16種,更出最少的也有三四種。作業形式的創新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既達到鞏固字詞的目的,又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展,真是一舉兩得。
二、改變作業順序——課后作業課前做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改變學生自學新課走馬觀花、流于形式的不良習慣,可以把有些作業放在課前做。例如:為了幫助學生學好課本知識,我們語文科都有配套的《小學生學習指導叢書》。通常我們是在學習課文后再做練習。這學期我做了大膽的嘗試:要求在預習新課時,完成練習冊。教師在上新課時可以根據學生作業完成情況有側重點地加以分析講解,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順便查漏補缺。幾次練習下來,我發現學生完成作業的效果比原先的方法要好得多。這樣做既讓學生的預習落到了實處,培養了認真預習的習慣,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當然課前作業的設計內容要注意導向性,難易要適宜,還要做到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
三、增加口頭作業,減少書面作業
新課改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安排口語交際訓練。其目的是為了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說話水平。但在我們作業中,大都是以書面作業為主,口頭作業相對較少。這既不符合新課改的精神,也與時代的要求不合拍。為此,我們要適當增加口頭作業量。例如:在教學完《記金華的雙龍洞》《黃河魂》《鳥的天堂》等寫景課文時都可以設計這么一項作業,請你以導游的身份為文章的景點設計一段解說詞;在學習《西門豹》《獵人海力布》《驚弓之鳥》《狐假虎威》等故事性較強的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復述課文,或是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每天利用展會課時間讓學生上臺講故事或是圍繞一個主題即興演講等等,以此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說話水平,進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四、根據學生差異,設計程度不同的作業
俗話說“十個手指伸出去有長短”。同樣,一個班幾十個學生,學習能力也有高低、差異之分,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立足發展的基點,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因此,在作業的設計中也應體現層次不一,有一定的彈性,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例如:在教學完第八冊“已金華的雙龍洞》這課時,我設計了這幾道習題:
必選: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抄寫詞語兩遍。
選學:1.用“時而……時而……時而……時而……”寫一句話。
3.當一回小畫家,根據作者的游覽路線,畫一張游覽示意圖。
4.當一回小導游,根據課文的描寫,展開合理的想象,選擇課文中的一個景點,設計一段解說詞。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及興趣,在所羅列的作業中選取一種或幾種自己喜歡的,而且認為是有能力完成的作業,自然是大受歡迎。對某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減少他們的作業量,實行靈活控制。如背誦《圓明園的毀滅》,對差生只要求選擇其中一兩段背誦下來。對每課的好句,好生要求背三句,差生只要背一、兩句就可以了。同時對那些程度好的學生則可以適當拔高要求,以滿足他們的求知欲。適量、適當的作業要求,能有效地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樹立其自信心。
作業的設計形式不一,各有千秋,但無論如何設計,都要體現“趣、活、新、實”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