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素質教育,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我們去研究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用符合教育規律的辦法進行教育和引導,因材施教,不但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共性,更要研究他們的個性。使他們各有所得,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學習”乃至“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我們必須要努力夯實課堂教學這個基礎。
一、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課堂教學的最大弊端之—是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必須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運用一切有效和方法和手段,在教師主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在道德、知識、技能、身心素質上獲得全面提高。它迫切需要教師既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好教學活動的轉化,改變呆板、單一、毫無生氣的傳統教學活動,又要做好角色的轉化,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幫助學生,從而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民生的教學氣氛。使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最有效的發揮,同時,努力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增大課堂教學密度,提高信息傳遞的質量,實現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
二、要完善教學常規。促進課堂教學的規范化。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學校要實現規范的教學管理,引導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發展學生能力、激活課堂教學上下工夫,優化教學環節,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學質量,解決課堂教學隨意性的問題。努力構建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主體,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師教學工作評價體系,以保證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促進素質教育持久、健康地發展。
三、加強教學管理。規范辦學行為
1.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實施國家教委頒發的教學計劃,確保開足各類課程,并對學生的寫字、普通話、聽力、勞技操作、唱歌、計算機、繪畫、實驗操作和體育訓練等能力制訂了明確的要求,每學期進行考核,并持之以恒;2.要求學生重視基本素質培養,以適應將來社會需要,鼓勵教師改進教法、多姿多彩、靈活多樣。3.做到“三控制”:嚴格控制非法資料的征訂或組織學生購買;控制學生在?;顒涌偭?、嚴格執行學校“作息時間表”;控制學生每天的家庭作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