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營造創新環境。激發創新欲望
從心理學的角度,羅杰斯提出,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一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從本質上講,創造性思維必定是異樣的,當學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時,他就不會害怕表現,他可以在進行創造性思維時無須處于保守狀態,從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充分表現而無需拘束。
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和環境對學習者的精神面貌、學習動機、自我形象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而積極、肯定的情緒會使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得到發展,學生的思維會更活躍。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培養自身的心理素質,把真摯的愛用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傳遞給學生,使學生體會到師生共同享有一片陽光的平等。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中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尤其要鼓勵那些具有差異性、發展性的學生,使人人處在創造性思維的火花之中。
二、放飛學生心靈,培養創新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以解決學習中所提出的疑難問題為前提,用獨特新穎的思維方式,創造出新觀點、新知識、新方法等心理過程。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必須改變單一發展學生聚合思維的做法,突破思維定勢的束縛,以發散思維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激勵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變革教材內容,運用創造性思維
變革教材內容就是從給定的情境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引導學生把對某個問題的理解從課文中跳出來,在時間和空間上作出拓展性的延伸,注重聯系實際來談認識、說看法。
四、改變評價觀念。發展創新個性
創新教學強調評價要具賞識性、激勵性,要著眼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給予更多的肯定、贊賞、表揚與鼓勵。樹立激勵性評價的觀念,能使教師對學生恰如其分地進行評價,創造出一種善意的環境,使學生產生熱情向上的信心,從內心產生對學習愉快的情感體驗。
五、開展課外活動,提高創新活力
英語教學,亟待打開教室的大門,縮小課堂與生活的距離,讓“源頭活水”流進課堂。實踐中筆者從以下凡方面進行了嘗試:
1.演短劇。讓學生自導、自演短劇。幾人一組,寒暑假期間,讓學生自找搭檔、自編、自導、自演短劇,開學后進行匯報演出。通過短劇表演,學生體會了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培養了對文學藝術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發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搞辯論。智慧只有在和智慧的碰撞中才會發出動人的火花,創造性思維也是如此。因此當一批富有個性的學生走到一起的時候,由于每個學生的起點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進行研究的方法不同,以及分析問題的水平不同,就必然會產生不同的,甚至對立的看法。因此每個學生個體間的切磋辯論使每個學生的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之中,每個參與者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他們可以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進行思路接觸,每個學生個體都受到其他學生提出意見信息的刺激與啟發,有利于激勵創造性的設想,從而達到鍛煉創造性思維的目標。為此,筆者經常組織學生舉行辯論賽。
3.搞調查。研究性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學習方式。教材中涉及環境教育的題材很多,學習這方面的課文后,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調查周圍環境污染的狀況。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出調查報告。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構想。開展“我與自然”英語征文比賽,目的是放開學生的手腳,引導他們到生活的廣闊天地去尋找“源頭活水”,積累生活經驗、豐富情感、擴大視野、增長見識、開闊襟懷、引發想象。
4.編故事。編故事是有利于開發創造性思維的活動。學完一個單元后老師給出常用的詞和詞組,讓學生用這些詞和詞組編一個故事,開啟學生心扉。中學生是一群生龍活虎、情感豐富的人,他們懂得觀察當今豐富多彩的生活,因此其故事也是豐富多彩的。
除此之外,還開展編報紙、續故事、辦晚會等課外實踐活動。引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使創新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