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學作為一項以師生思想活動為基礎,以身體活動為主要手段的教學活動,大部分課程是在大自然中進行的。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心理的各種特征,通過各種方式的心理教育,幫助、指導他們克服與消除各種弱點,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促使其身心和諧、健康地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 體育教學 心理健康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健康已經不僅僅意味著沒有身體疾病,而且包括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心理斷乳期”,這個階段的學生開始關注自我,面臨著獨立與依賴、內心與現(xiàn)實的各種沖突,容易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于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必要的任務。其中在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心育的重要途徑。
相對其他學科來說,體育教學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方面有著更大的空間和優(yōu)勢。體育鍛煉既能增強學生的體質,又有益于心理健康。體育活動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發(fā)泄、放松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緩解精神壓力、調節(jié)緊張情緒。同時,它能夠加強學生的自我認識,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人際交往,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凝聚力、意志品質等等。有研究表明《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尊、自信、體育興趣、情感、意志及總體心理水平。因此,我們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也十分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
一、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情緒波動較大,加上處于復雜多元的社會中,容易出現(xiàn)緊張、焦慮、孤獨、壓抑等不良情緒體驗。有研究表明,適度負荷的體育鍛煉能夠促進人體釋放一種多肽物質——內啡肽,它能使人們獲得愉快、興奮的情緒體驗。因此參加體育鍛煉,尤其是參加自己喜愛和擅長的體育鍛煉,可以使人從中獲得樂趣,振奮精神,從而產生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
在體育教學中,我們盡力做到因材施教,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1.不同的學生對不同體育項目興趣有所不同,有的喜歡籃球、有的喜歡羽毛球。當他們進行的是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時,會表現(xiàn)出較高的積極性。我根據學生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性,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保證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因此,除了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外,在適當?shù)臅r間我也讓學生自由選擇,參與到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中,讓學生去發(fā)掘自己的特長和潛能,體驗到良好的自我價值。2.我們還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比賽,例如班級籃球賽、羽毛球賽、陽光體育等等,讓學生能夠發(fā)揮自己的一技之長,在比賽過程中體驗到體育帶來的成就感和快樂。去年,我們學校學生籃球隊參加全國陽光體育活動,獲得全國第六名的優(yōu)異成績。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既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又獲得一種樂趣、一種積極拼搏的精神。3.小部分體質較弱、體育成績較差的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經常表現(xiàn)出為難、沮喪、萎靡等心態(tài),甚至會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對體育課產生厭惡心理的現(xiàn)象。那么面對這些“體育差生”,我們如何讓他們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呢?在體育學中,體育差生往往不能按教師的要求完成動作,我們教師要應用適當性言語鼓勵他們,而不能無情地剝奪他的比賽、游戲的權利。我們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一些難度相對偏低、趣味性較強的教學內容,讓他們獲得更多成功的機會。同時,在言語上給他們一些鼓勵,對他們的成功進行肯定和表揚,幫助他們增強自信和對體育的興趣。
二、在體育課堂中提高學生團結協(xié)作能力,促進學生人際互動
學校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的意識、習慣和能力,同時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合作與競爭的能力,為適應以后日益競爭的社會環(huán)境打下扎實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意識品質基礎,實現(xiàn)學校的生存教育的功能。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本地學生的生活條件優(yōu)越,加上部分家長不當?shù)慕逃绞剑瑢W生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任性、脾氣暴躁等心理問題。這些學生缺乏集體意識,不懂得與人合作,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導致了不良的人際關系。
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促進學生進行人際互動。1.我們在體育課上進行一些多人合作、趣味性強的體育游戲。例如籃球游戲“運球接力”、“兩人三足”等游戲,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學會和別人合作,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同時,學生在游戲中也慢慢學會與同學溝通,認識更多的朋友,友愛互助,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2.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班級都出現(xiàn)一小部分學習成績差、紀律散漫的學生。但是往往這小部分學生在體育方面會表現(xiàn)出過人之處。我鼓勵這些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和同學的認可,進而在集體中找回一種歸屬感,增強集體意識,重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對學習的興趣。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現(xiàn)在的學生面對挫折、困難的承受能力非常弱,做事情沒有恒心,沒有毅力,缺乏頑強拼搏的精神。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強調通過各種體育學習活動,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
學生熱衷于各類體育比賽,一到比賽時個個非常興奮、躍躍欲試。但是,學生往往看重的是比賽的結果。其實,比賽的重點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比賽的目的也不是輸贏,只是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享受體育帶來的樂趣。我讓學生意識到這一點,引導學生用平常的心態(tài)去看待比賽,看待學習。另外,對于比賽中失敗的一方,我們要讓學生明白一次的失敗并不說明什么,只要不放棄,就會不斷進步、不斷成長。希望能幫助學生提高受挫的能力。同時,我們還利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逐步去克服客觀上和主觀上的困難。在教學中,我們設定了不同難度的任務,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從易到難逐項完成。在這期間,任務越難。對學生的意志鍛煉就越大。實踐表明,這一方式確實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體育教學、體育游戲和教學比賽,不同的教學內容都有著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的作用,它的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它的教育效果是最具有特色的,它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學校體育教學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