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的物理課程改革對物理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課程目標。本文在新課程標準及其所倡導理念的指導下,結合高中物理學科特點、物理教學過程的特點以及高中生心理特點。基于高中物理教學實踐,探討如何有效上好高中物理第一課。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 探討
對每一位高一新生來說,每門功課的第一堂課都充滿著好奇、期待、興奮、激動、緊張等各種復雜的心理和情緒,物理第一堂課也不例外。同時高一新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還會有一系列的問題與困惑,比如:高中物理到底難不難學?學些什么內容?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有沒有聯系?聯系程度怎樣?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的學習方法是否一樣?怎樣才能學好高中物理……因此高中物理第一堂課并不在于教會學生某一知識內容,而在于幫助學生消除疑惑,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學好物理的信心。現具體說明如下:
一、提出明確要求、為學好物理提供保障
對高一新生應提出明確的學習物理各個環節的要求:包括自學、預習的要求。小組合作、探究的要求,交流、匯報的要求,聽講的要求,整理各種筆記的要求,作業的要求,考試的要求,復習、整理的要求。對新生提出這些明確的要求,可為以后學好物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消除物理難學的顧慮、增強學好高中物理的信心
縱觀近幾年的江蘇高考,很多學生的升學瓶頸都在選修科目,尤其是物理的高考成績直接限制了考生的高考錄取,高一新生中很多人在初中階段就有了物理難學的心理暗示。并不斷被外界信息強化,所以消除物理難學的顧慮顯得尤其重要和緊迫。
如何消除他們的這種顧慮呢?首先要強調的是他們都經過了中考的選拔,都是聰明的、學習方法得當的、學習認真勤奮的學生。都具有學好各門學科包括學好物理的自身素質。其次高中物理的內容和學習方法與初中物理有很多的聯系,能學好初中物理就有了學好高中物理很好的基礎條件,從而消除他們物理難學的顧慮,增強他們學好物理的信心。
三、剖析高中物理知識體系。培養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
高中物理到底包括哪些內容?與初中物理內容有哪些聯系?這是高一新生上第一堂物理課前迫切想搞清楚的問題之一。他們已經知道初中物理所學內容包括了光、聲、熱、電磁和力的現象和規律等。高中物理的內容同樣也包括光、聲、熱、電磁和力的現象和規律等,只不過研究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高中物理著重研究的是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各種現象的本質以及應用。即是對初中物理知識更深層次的再認識。可以舉個例子:初中物理學習了光現象,比如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現象,高中就在這些現象的基礎上研究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條件,同時還研究初中物理沒有學過的一些更有趣的光現象的成因、條件,以及光現象的本質、應用,通過這樣的剖析讓他們認識到高中物理其實是初中物理的延伸、升華,比初中物理更精細,更本質化。,這樣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培養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比較方法、增強學好物理的決心
初高中物理學習方法有什么區別呢?這是擺在高一新生面前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又一個問題,初中物理多以一些現象的方式呈現物理知識,所以一些初中生學習物理的方法主要以識記為主,同時一些教師也特別強調學生識記一些物理現象,而且學生記住了各種物理現象、公式,在考試中也往往能考到較好的成績,這樣就使這部分學生產生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只要認真記憶就能學好物理,似乎物理是一門記憶性的學科。當然這與初中物理的教學內容、某些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無關系。到了高中首先要摒棄這種錯誤的學習方法,當然任何知識的學習都需要記憶,物理學習也一樣,但高中物理的學習更應該注重知識得來的過程,認識其本質,應記憶的是基本概念、公式、規律以及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含義、公式的適用條件,尤其要注重概念、公式、規律的應用,這才是有效的學習方法。
五、創設多樣的物理問題情境,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物理第一課的教學中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非常重要,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創設物理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內心的沖突,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進入到物理問題探究者的角色中來。常見的物理問題情境有以下幾種:(1)懸念式。懸念式問題情境是指老師通過用新穎的方式設置一些使學生欲答而不能得到解答的問題。在學生的心理產生“懸念”,以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2)選擇式。選擇式問題情境是給出解決某一問題的幾個方案或答案,讓學生根據一定的要求作出選擇,其中有些是不完善的或是錯誤的,學生通過對方案的正誤比較達到對問題的理解。(3)輻射式。輻射式問題情境是以某一知識點為中心,從不同方向,不同途徑,不同角度設計疑問,引導學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去發現和尋找與此中心有密切聯系的盡可能多的知識點。深化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4)探究式。探究式問題情境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水平,在探索物理規律的過程中設置一系列彼此相關的,循序漸進的探索性問題,通過連續提問,誘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這種方式下,教師以問題為引子,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5)活動式。活動式問題情境是指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設置“環環相扣。步步深入”且帶有挑戰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地進人問題情境,主動參與實踐,主動參與問題解決。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不斷引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活動式與探究式問題情境有時結合在一起使用可以收到更好效果。
總之,通過高中物理第一堂課的教學。應消除學生學習物理的畏難情緒,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增強他們的信心,激起他們學好物理的決心,當然在后繼長期的物理教學中還要不斷地加以糾正和強化,相信每位學生都能學好高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