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用改良臺階實驗,跟蹤測試了從2006~2009年的高一新生的體質情況。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呈現顯著下降趨勢。臺階實驗原來是美國哈佛大學疲勞實驗室勃魯阿等人設計的,用來評價心血管對運動負荷的反應。可以間接地得出人的體質健康水平的高低。現在多用的是改良臺階實驗。其過程是:(1)器材:臺階高40era。節拍器(調節至每分鐘30次,即三分鐘上下臺階90次的頻率)。擴音器(用來放大節拍器的音量)(2)方法:測試學生先靜坐,測量安靜時的脈搏(測15秒的脈率,乘以4,得出每分鐘的脈率)。令學生在節拍器的引導下,三分鐘上、下臺階90次,要求上臺階后軀干、下肢伸直。結束時,馬上測負荷后10秒即刻脈搏,再測量負荷后第二分鐘前30秒的脈搏。注意:受傷、生病者不參加測試。同時,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受試者的反應。若發現異常,要立刻停止。(3)計算臺階指數,公式:
從表2我們不難看出,近年來,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具體表現為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下降明顯。我們對照2005年和2008年的測試結果,反映更加明顯。
從體質下降的原因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升學壓力過大,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家長、學校不自覺地增加了學生的學習任務,每天的作業量很大,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參加其他活動,很少有時間去鍛煉身體。例如,我自己的孩子在上初一,每天早上6:30進教室,晚上8:30夜自修結束,回到家,還要加班完成作業,基本10點以前不能睡覺。中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連一天8小時的睡眠都無法保證,更不用說抽時間去戶外活動了。(2)獨生子女多,怕苦、怕累。許多學生生活條件優越,耐挫折能力差。而家長、學校對他們的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教育有所忽視。使他們缺乏刻苦鍛煉的意志品質,怕臟、怕累、怕苦思想嚴重,至使體育課強度不夠。(3)片面的安全觀。“體育安全”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一旦出現事故,學校、老師將面臨很大的壓力。所以,“安全第一”成為體育課的主要指導思想。大多數學校,投擲、體操等項目幾乎不開展,跨欄、跳高等田徑項目也很少開設,很多學校只是開設了一些簡單的球類和徑賽類項目,足球都很少讓學生踢。所以。學生的運動能力的下降成為必然。(4)飲食結構不合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對于營養知識方面的宣傳不夠,飲食結構不合理,至使熱量、脂肪攝人過高,導致肥胖人群增加,甚至慢性疾病接踵而來。(5)思想觀念模糊。對新課程改革概念模糊。在進行新課程培訓的時候,有的主講教授說:要淡薄技能的學習,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興趣;有的主講教授說: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想學什么,就要盡量教什么。上層都:不能夠統一,下面一線的教師更是無所適從,這大概也是改革帶來的磨合期間出現的問題吧。

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對策:(1)重視體育常規教學。學校應注重體育常規教育,認真執行國家有關的法令法規,從制度上完善學校體育的機制,課間活動的進行要有組織、有計劃、有記載。(2)重視對學生開展耐挫折教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多一點勞動意識和吃苦耐勞的培養,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堅韌頑強的品質。每年的軍訓結束都能感覺到學生的隊列隊行比軍訓前要好得多,做素質練習的質量也有提高。從這點可以看出,嚴格的組織紀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3)樹立正確的安全觀。作為我們的體育老師,要加強安全意識的培養,特別是要做好保護與幫助。不能因噎廢食,有學生受傷就不敢上課。即使在不能上器械課的時候,也不能放松素質練習,要為學生的將來打下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4)加強營養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營養觀·加強對家長、學生的營養知識指導,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現在糖尿病基本屬于老年病。但是,近年來有資料顯示得病年齡趨向青年化,甚至有青少年得糖尿病的病史,這就是營養攝入過多而運動過少的緣故。<5)樹立正確的課程改革意識。正確理解課程改革,在重視技能學習的同時,絕不放棄素質的練習,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每次課,在技能學習中,抽出5-10分鐘的時間進行身體訓練,比純粹的技能練習更能取得好的效果,從達標方面講,達標率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