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個重要方面。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常性地訓練。下面就同學們在聽力學習中的幾個主要障礙分別進行分析。
一、語音障礙
癥狀表現:聽錄音時,感覺很多聽不明白,等看了文字材料后才發覺所有的單詞、詞組或句型都是自己本來知道的,有些甚至是自己非常熟悉的。
障礙成因:語音知識比較薄弱,對弱讀、連讀、重讀、同化等基本的語音現象缺乏概念,能看懂文本,但一旦出現上述語音現象時,無法及時作出反應,將正確的信息傳遞到大腦。
解決方法建議:系統地學習一些基本的語音知識,一般高中生所擁有的知識結構應該足以完成這些內容的學習。了解了基本知識后,需要大量操練,熟練掌握這些語音現象,順利解決語音障礙。
二、詞匯障礙
癥狀表現:聽錄音時,感覺有相當一部分單詞聽不懂,從而影響了對全句或全篇的理解。也影響了做聽力題時的自信。
障礙成因:有些單詞同學們平時發音不標準,久而久之,腦中留下的是單詞的錯誤發音,一旦聽到正確發音,耳朵就無法辨別。還有些單詞則是同學們不太熟悉或是沒有熟練掌握的,從而無法辨別。此外,如果對搭配不熟悉,比如有些動詞與不同的介詞搭配時意義不同,如果沒有掌握好的話,也會造成聽力上的困難。
解決方法建議:高中生必須具備全面扎實的音標知識,能看音標讀單詞,看字母組合發音,通過音標幫助自己快速準確地記單詞。不僅要做到“看到單詞能認知”,更要做到“聽到單詞能認知”,經常性地聽、讀是必不可少的。
三、語速障礙
癥狀表現:錄音中的語速較快,聽得“一頭霧水”。
障礙成因:平時聽慣中速或慢速的錄音,無法適應較快的語速。
解決方法建議:如果就高考的要求來說,語速障礙對大多數同學是不存在的,只要能跟上平時操練的聽力語速就可以了。但對于想參加英語競賽的同學來說,競賽中的聽力要求遠遠高于高考要求(包括題型、語速、背景雜音等),則需要提早準備,用往年的競賽題做一些操練。
此外,對于語速障礙,也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其實聽力測試不適應往往是一開始的幾道題,之后還是能夠作出調整,快速反應的。關鍵要有“顧后不顧前”的心態,專心于后面的題目,把失分降低到最少。
四、文化障礙
癥狀表現:聽的時候感覺自己把每個詞都聽明白了,卻不能準確理解聽力材料。
障礙成因:掌握了聽力的技巧和能力,但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不明白其隱含義。
解決方法建議:大部分同學目前最欠缺的應該就是大量的語言輸入了,包括聽和讀。平日里做閱讀理解或聽力理解,目的更多的是完成后面的練習,也把比較多的時間花在掌握解題技巧上。我們不能全盤否定這種學習方式,聽力測試能獲得高分的同學,應該說聽力水平是比較高的。但事實上,同學們通過聽力練習并不一定能提高自身的聽力水平或真正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更不要提了解文化及其差異。從而能包容并欣賞不同的文化。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僅僅滿足于完成題目。平日里多看看英語報紙、雜志、電影,聽聽英語歌曲、新聞等,也是十分必要的。應把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而不是一門學科,進行學習、體味、欣賞,才能在聽力中克服文化障礙。
在日常的訓練中,建議同學們還要注意以下兩點:
1.聽力最關鍵是“聽”,所以平時的操練一定要鍛煉自己的“聽”。比如:做完一套聽力題目,對于錯的題目,不要急著去看文字材料。因為即使你看了文字材料后明白了。也沒有達到鍛煉聽力的目的。正確的做法是不斷地聽自己做錯的題且。直到完全聽明白。
2.不要求量,而要求質。不要滿足于用多少時間完成了一本聽力練習書。如果沒有解決其中的問題,提高是非常有限而且緩慢的。一盤磁帶可以反復聽,直到你聽懂了其中的每一句話,甚至可以把每句話都寫下來,這樣即使一個學期你只聽了一盤磁帶,提高也會是非常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