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轉化后進生,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課題,在多年的實踐中我體會到:后進生對老師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懼、逆反、自卑的心態。因此,教師真心地去愛他,走入他的心靈世界,了解他后進的原因,理解他的歡樂與煩惱,理解他的幼稚與疏忽,具有重要的意義,實踐中我是這樣做的,下面即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做法及體會。
一、愛心轉化
我深深體會到轉化“后進生”的程度與老師付出愛是成正比的。師愛感化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手段,把自己對他們的期待融化于對他們的愛之中,他們也會從教師的行為中感受到那顆慈母般的愛心,體會到人間情感的溫暖,這樣說能收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效果。我曾教過這樣一個學生姓王,曾因吸煙、上網被學校處分過,有的老師認為應勸其轉到別的校去。我認為,他年紀還小,雖然犯過錯誤,但只要好好教育,是可以變好的。可是,他不爭氣,不久又出了問題,上課不帶書,不做作業,老師批評他,他卻說:“我反正是這樣。”認為犯了錯誤名聲不好,再表現好也無用,干脆破罐子破摔,同學們也另眼看他,諷刺他。我了解這一情況后,就給同學講,說明不能老是糾纏舊賬,要熱情幫助犯錯誤的同學,一個人難免不犯錯誤,犯了錯誤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學生,要平等待人,我還找他個別談心,給他指出前途,并開始挖掘他的閃光點。慢慢地,他的壞習逐漸改正了。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了。
二、熱心幫扶
如果問后進生最需要什么?回答是:最需要愛、需要關心、需要切切實實的熱心幫助。拉一把、扶一程,而不只是站在旁邊指點指點,鼓勵鼓勵,如何幫?筆者的辦法是從學習入手,解決他們最感頭疼最感自卑的是學習成績如何提高的問題。我認為,后進生一旦學習有了起色,思想素質有所提高,他們就會樹起生活的信心,學習信心,就會開始他們正確的認識追求。
三、耐心誘導
轉化后進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有時會出現反復,這是由中學生的特點決定的,需要教育者的極大耐心。為此,我提出了轉化后進生的三戒:一戒主觀武斷,一定要實事求是;二戒簡單粗暴,一定要沉著冷靜;三戒空洞說教,一定要以情動人。
常言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做好“后進生”的轉變過程中,只要我們做到導之以行,持之以恒,束之以規,還要有堅定的信心。“母不嫌子丑”。再差的學生也能找到一種使之轉化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將是愛撫慰“后進生”的心靈,使他們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