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有了學習氣氛和認知沖突,即創設了思維情境,學生便有了展開思維的動因、時間和空間,從而有助于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引人新課中創設思維情境
新課的引入,這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若不注意思維情境的創設,師生便不易進人“角色”,教師的導學過程和導學效應便不能得到充分體現,從而導致整堂課欠佳的教學效果。引入新課中創設思維情境有以下幾種方法:1.巧設懸念,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意向。2.提出疑點,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3.直觀演示、探索、發現,調動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興趣。
二、新課進行過程中創設思維情境
新課中創設思維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1.創造“憤”“徘”意境?!皯嵟且饩场保谶@種情境下學生躍躍欲試,學習積極性最高,一啟則發。從而在教學中做到同化中有順應,順應中盡可能先同化,以進一步調整和完善認知結構。2.暴露思維發生發展過程。學生在新課學習中有著一定的認知過程,即由“不知到知”的意向、領會過程。由于數學知識結構的特點,往往掩蓋了認知思維的存在性。而“暴露”過程的本身就顯示了較強的思維情境,它能促使學生思維活躍,使教師為主導和以學生為主體達到充分統一的境界。
三、在練習和小結中創設思維情境
課堂練習是學生在一節課內對新知識的同化和順應情況的一種檢測,同時也是學生所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內化過程。創設課堂練習的思維情境,能大大強化這個過程。1.練習中,根據所講內容選編一些選擇題或判斷正誤題,并要學生找出錯誤原因。2.編選變式題,使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把握概念的本質屬性。3.編選的課堂練習要體現出一定的思維層次性。先直觀后抽象,先淺后深。
在課堂小結中也要注意創設思維情境。由于小結是一堂課的“畫龍點晴”處,它能使一堂課所講知識及體現出的數學思想、數學思想方法系統化,初步形成認知結構。教師在小結時,或引導學生概括本堂內容、重點、關鍵,或利用提綱、圖表、圖示等都能較好地創設出思維情境,所以要十分重視課堂小結在創設思維情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