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這個神圣而又閃光的名字,它不僅承載著責任與希望,更多的承載著奉獻與付出。在教師的崗位上我擔任班主任工作從農村到城市、從小學到中學前后加起來也有十多年,但我感到還是一個剛入門的初學者。經驗雖談不上,但在擔任班主任工作中還是有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是要有一種摯愛與敬業精神。我覺得作為一個班主任,摯愛本職工作是干好這個工作的前提。只有對班主任工作發自內心的摯愛,才有對班主任工作的激情。有了一種非干好這工作不可的強烈的欲望,才會有會想方設法的去學習、掌握班主任必備的知識,虛心向那些行家里手學習,這樣才能搞好班級工作。同時還要做到四勤。即:腦勤、手勤、嘴勤和腿勤。腦勤,就是要想方設法做好班主任工作。手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嘴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嘴勤,就是向學生灌輸正確的人生觀,使學生明白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腿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證。首先要經常去班里看看。科任教師上課時,也不妨要常去看看,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其次是和家長勤聯系,讓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教育下茁壯成長;再次是和各科任教師勤聯系,與科任教師緊密配合,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把握全面。只有這樣才能配當學生的班主任。
二是要言傳身教,熱愛這個家。現在社會對教師個人素養要求越來越高,而一個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對學生更是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要帶好一幫思想既單純又復雜。既有主見又沒主見的孩子,班主任就應該做好典范。如班級大型活動,熱情投入其中,想方設法努力與同學們一道去共創佳績。班級受損,班主任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能一味地責備學生,相反還應鼓勵或正確引導。班級事務,自己能做的,努力動手去做。走進教室,看見垃圾不妨撿一撿,拖一拖,學生會看在眼中,自然會潛移默化。同時,要從心底愛這個家,愛這個家中的每一個成員。學生無形中會形成一種自我約束力,并模仿著為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我的影響下,我們班有一些同學,如:尹紫荊、孟葉彤等會經常主動為班級清掃垃圾,幫老師整理好講臺。即使班主任不在的時候,班上都是規規矩矩,爽心悅目的。特別是有些同學犯了錯誤,會主動跑來向我認錯,如:葉磊、王淦等。我會表揚他們,因為他們已知道并勇于承認,自然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同學們互幫互助,和平相處,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生活,這是我們共同的理想。
三是要做個標準的天平。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不偏袒優生,漠視差生,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我在管理過程中,優生犯了規,要嚴肅處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錯,因而處事過程中,切忌傷他們的自尊,心平氣和地說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導他們。他們一旦有一丁點兒進步要大力表揚,讓他們找回自信。同時利用班會課共同解決一些矛盾,讀一些好文章進行引導;努力走進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思想,再走進他們的心靈。因而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師、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這樣才會贏得同學們的尊重、信賴,形成一股強大的班級凝聚力。
四是創設個性化班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自制力差、意志習慣屬于養成階段的學生來說,一些行為規范及守則往往成了口號。因此。我們根據班中存在的具體情況,集體討論通過了十幾條班規。這些班規本著建立良好班風班貌的目的,將規則簡化、細化,使每個學生都容易做到,既能及時得到肯定,感受到成功,又利于及時糾正錯誤,形成良好的品質習慣。這小小的班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我們規定“凡打架、說臟話的同學,請背誦《中學生守則》;文明習慣不好的,如隨地吐痰、亂丟廢紙的同學,跟值日生一起打掃衛生”等等。我們去掉了班規中的“罰”字,使之更有人情味。然而,只有要求與懲罰是不行的。表揚和贊美才是教育的良方。為此,我們把獎勵的規定拓寬放廣,譬如:凡做了好人好事的加分,即使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積極的學生也能加分。這些規定能使學生獲得心理層面上的滿足,實現自我價值。小小的班規增加了班級中互比上進的風氣,也使我們班的紀律一直比較穩定。
總之,班主任要以其淵博的學識、執著的精神、高尚的品德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使他們不僅學到了科學文化知識,而且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學生敬其師,而信其道,這也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奉獻我無悔,因為我是班主任。我會用自己的愛去營造一片陽光,讓學生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