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實踐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打破學生解題興趣不濃、思考不深的不利局面。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外殼下,其背后著的是學生思維的膚淺和思考的蒼白。那么,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如何來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呢?本文筆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感想。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解題 解題方法 能力指導
數學教學,離不開解題教學。在數學的解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搭建合適的平臺和空間,使每一位學生樂于學習,樂于探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這正是新課程所提倡的。下面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在解題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一、加強基礎訓練,注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
數學學習訓練的重點,應放在學生打好基礎上。高考題目之所以很多學生感覺困難,就是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夠扎實,知識與知識間的聯系不明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對基礎題型進行歸納總結,并適量的加以綜合性題目的訓練,幫助學生以“不變”應“萬變”。
二、利用“出誤探究法”。注重學生數學思維嚴密性與科學態度嚴謹性的培養
學生的思維是老師寶貴的財富,哪怕是出錯的思維也能找到閃光點,在洗清其表面的塵土后,仍然是一塊閃亮的金子,會發出耀眼的光輝。所以,課堂講習題的l時候由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共同評價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比如:
在學習等比數列前n項和的時候有這樣的一道題目:
例.求:S=x+2x2+3x3+4x4+…+nxn
這是一道很簡單的習題,大家只要掌:握了錯位相減法的思想就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了,我找了兩名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在下面獨立完成,大多數學生都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S=x+2x2+3x3+4x4+…+nxn
xS=x2+2x3+3x4+4x5+…+nxn+1
兩式相減可得:
(1-x)S=x+2x2+3x3+4x4+…+nxn+nxn+1
(1-x)S=x(1-xn+1)/1-x
S=x(1-n+1)-(1-x)/
我讓大家評價這道題的結果時,大家都說是正確的。我告訴大家這道題目解答不完整,大家冥思苦想,就是找不到錯誤出在哪里。當我提醒在這里大家都忽視了公比x不是—個常數,對于參數來說要分情況討論時,公比為1,和公比不為1兩種情況討論,大家才恍然大悟,繼而迅速地補充完整。這樣大家對這類題目解法就更加深刻了,在以后的訓練中,我發現效果也很好,出錯的很少。
三、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注重學生求知欲的培養
幾何畫板軟件越來越多的在教學中得到應用。它簡單易學,功能強大。動態探究數學問題的功能,使學生原本感到枯燥的數學變得形象生動,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已知A為圓O上一動點,B為圓外一點,C為線段AB中點,求點C的軌跡方程。
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可引導學生利用求軌跡常用的方法求出點c的軌跡。然后利用幾何畫板進行演示驗證。加深印象。繼而可將此問題歸結為一般性的問題。如:已知A為圓O上一動點,B為圓外一點,C為線段AB中點,求點C的軌跡方程。
利用幾何畫板如圖所示:
點C的軌跡是一個圓。
幾何畫板應用廣泛,對提高數學成績有很大幫助。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探索數學,欣賞數學的學習環境。學生的參與使課堂氣氛活躍,還可以帶來課堂的高效。
總之,數學學習訓練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提出不同的訓練要求。重視學習訓練的質量和效益,不斷反思、歸納、優化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