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教學中,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培養,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本文從新課程教學中的自主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等方面闡述了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
為了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發展。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能力的培養,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提供自主發展空間,創設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平臺,展示學生的特長、興趣及愛好,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自主探究性學習。
一、探究性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有效的學習策略
所謂探究性自主學習是指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從中掌握探究能力,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積極態度,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科學素質和自主學習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個性自主全面發展;在化學課堂教學中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想方設法要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熱情,課堂上盡可能多地為學掌提供獨立活動的機會、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抓好幾個轉變,注重三維目標的落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快實現從偏重知識傳授向重視能力的轉變,從偏重教法研究向學法研究的轉變,從重視單一認知向重視全面發展轉變,從重視學習結果向重視學習過程轉變,從重視成果繼承向重視發現、創新轉變。教師不僅重視探究和思考的結果,尤其是要重視探究方法、過程以及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二、在新課程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從課前預習、課堂討論和課后反饋三個方面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能力。
1.在課前預習中培養學生探究性自主學習能力
課前預習是學生學好新課、高效率學習的基礎。為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我們在引導學生預習時一直堅持用設計預習提綱來明確預習任務,采用編制“學案”來完成教學內容。教師要精心設計預習提綱,營造一種問題情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依據問題思考,遇到難點迫使自己查閱資料,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習慣的形成。
2.在課堂討論中培養學生探究性自主學習能力
要培養學生探究性自主學習能力,必先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教師更新教學觀念,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引導、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幫助學生形成主動學習和探究新知識的習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科優勢,發揮實驗魅力,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喚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強化好奇心,激發求知欲。化學課堂教學要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工農業生產及國防科技等知識,強化了自主學習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3.在課后總結反饋中培養學生探究性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化學教學認知結構,理解必修與選修課程的關系,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總結過程,本身就是探究性自主學習能力訓練過程,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反思,及時調整學習策略,自覺把握思維方向,促使學生主動探究,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自主學習能力。
三、正確樹立高中化學課程新理念,實施探究性自主學習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正確樹立高中化學課程新理念,自覺實現角色轉變。新課程下教師應是學生學習階段的激勵人、引導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輔導。在課堂上教師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探究活動的指導者。要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學設計要注重教學情景設計、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究性學習。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拓寬教材的探究空間,要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成果進行激勵評價,及時反饋。以便調整教學思路,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要指導學生從盡可能多的角度探究分析問題,增強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
總之,探究性自主學習充分體現了“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要適應新課程發展需要。樹立教師服務于學生的現代教育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自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