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倡導教師是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者,要實現《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學習和使用英語”目標,就必須加強英語教學資源的開發,努力實現英語課堂教學與課程資源開發之鏈接。
課本——最重要的課程資源
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然而,“教材無非是例子”,尤其是新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彈性,給了教師更為廣闊、更為自由的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充分和更能讓學生自主活動的時空與平臺,為此,教師應具備一定課程的整合能力,能開發出更加現實、更有意義、更富有挑戰性的教學內容。
[點擊一]在教學\"How old are you?\",對于老師的提問,學生回答不出來,一時氣氛很糟糕。好一會兒,一個學生終于答上來了,老師連忙抓住機會,用食指和拇指構成“OK”加以表揚。接著,他還借助手勢,給學生講了許多英語國家的手勢語,如。張開食指和中指表示勝利,掌心放在胸前表示真誠,大拇指朝下表示反對或不接受等。既打破了原本沉悶的氣氛。又拓展了課程的資源。
[鏈接一]背景資料的拓展
學習外語不僅是掌握語言的過程,也是接觸和認識另一種文化的過程。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以教材為基礎,適當穿插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介紹,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使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知識及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了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且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點擊二]在教學\"red,green,yellow,blue,orange,white,brown,black,八種顏色時,老師結合多媒體課件,創設了一個童話般的情境:聽見小鳥清脆的叫聲,伴隨著悠揚寧靜的樂韻,由暗到明地浮現了一座美麗的大森林。天邊還出現一道亮麗的彩虹。T:Long long ago,there W8.8 a beautifulforest,The animals were s0 happy,Look!A rainbow,How nice it was!這時屏幕逐一閃現彩虹并用英語介紹:red red|greengreen…正當孩子們還沉浸在詩一般的童話情景中時,突然一個惡毒的巫婆施下了魔咒,把整座森林都變成了灰白的一片,連彩虹也失去了它原有的顏色……此時,整座森林留下的只有一片灰白與死寂。孩子們的心一下子沉下去了。老師馬上抓住這一契機來問學生:“Do you want t0 see theraiubow again?”“Yes”“OK! But do youremember the colours?”這時孩子們爭先說出剛才所聽到的、看到的顏色。“Bed!”“Green!”“Yellow!”…—個個新單詞,孩子們脫口而出。
[鏈接二]教學情景的應用
教學中。我們應致力創設與主題相關的情景。把圖畫、語言、色彩、音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學生們創設了一個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境,借助情景的幫助,“同化”“索引”出要學習的新知識,從而更深層次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情趣,獲得建構新知識的能力。
生活——最豐富的課程姿源
身邊資源的挖掘
任何一種語言都是人們在交際的過程中產生的,同時它又是人們交際的工具,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生活中不斷發展。只有把英語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將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返回到了他們的生活中,讓學生感到英語就在生活中。看得見,聽得到,讓英語貼近生活,使他們近一步體會到了英語作為交際工具的內在價值,學生才會真正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因材施教的設計
上面片段中,教師呈現的第一段對話是最基本的,每個學生在自己都掌握的基礎上,可根據個人的能力自由選擇第二段的內容來充實自己的對話。這樣便能使學生在掌握了基礎知識后,能向自己的最近發展區邁進,從而體驗成功的快樂。第二段“討價還價”內容的加入還為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材料。為他們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這種分層教學就是把學生差異當作一種教育資源來珍惜和開發,給予學生以充分的選擇機會和發展空間,從而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閃閃發光的“金子”。
課外活動——亟待開發的課程資源
社會生活的延伸
英語主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這些僅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因此,課外活動作為一種教育途徑,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運用語言的機會,有利于學生在活動中無意識地習得英語,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英語課外活動的形式多樣,如英語競賽、英語編寫活動、英語角、英語聯歡會、英文打字、英語游戲、收集外語郵票、包裝紙、說明書等,教師應鼓勵和支持學生開展這些課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