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生除了從傳統的歷史教科書獲取知識外,還應從圖書館、歷史音像資料、歷史遺跡和各類博物館、紀念館、互聯網等資源中獲取歷史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現將一些研究方法介紹如下:
一、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
圖書館豐富的資料將給歷史教學帶來很好的輔助作用,與歷史教學的學習直接有關的資料和書籍應包括:歷史文獻、通俗歷史讀物、歷史期刊、歷史小說及考古、旅游等方面的讀物。這些歷史資料和書藉能夠極大地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加深他們對歷史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教師應鼓勵并指導學生去圖書館借閱相關的歷史資料和書籍,培養學生利用圖書館的基本技能。讓學生在查閱和閱讀歷史資料的過程中體會學歷史知識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歷史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歷史音像資源
歷史音像資源包括圖片、照片、錄音、錄像和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等。其中文獻紀錄片一般能夠真實生動地再現某段歷史,刻畫某些歷史人物,敘述某些重大歷史事件,對學生理解和體會歷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應重點利用的音視頻資料。另外,電影雖有藝術加工,如一些比較接近歷史實際的影視作品,除嚴重違背歷史事實的外,但也反映出很多真實情況,也可以有選擇地利用。因為它們或多或少能夠提供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有利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感受歷史,增強他們的歷史感和歷史理解能力。電視節目由于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可以同歷史教學結合起來。但也有一些娛樂性的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如果作為歷史研究資源必須進行批判性地分析和辨別,以免造成誤導,形成錯誤的歷史認識。
運用了歷史音像資源,使學生學習歷史時,獲得了豐富的視覺沖擊和震撼,甚至把他們帶到了歷史情境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非常有利于學生對歷史的感知和理解。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歷史理解能力。
三、充分利用歷史遺跡和各類博物館、紀念館資源
在歷史教學中我們應對博物館和紀念館充分利用,可以動員學校、學生家庭和社會的力量,讓學生去參觀歷史的遺跡、遺址和各類博物館、紀念館以及歷史悠久的人文景點,將課堂教育的范圍擴大化,讓學生切身感受歷史。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資源
教師可通過電教設施,課外指導學生制作歷史課件,利用影視資料、文物圖片史料等,營造歷史情境,再現歷史場面,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現網上可利用的資源也很多,如雅虎中國網(Yahoo)、搜狐(Sohu)、中國基礎教育網(ebe21)、歷史資源網、因特網歷史等,學生可以訪問世界各地的歷史教育網站、歷史資料數據庫、圖書館、檔案館等,獲得互聯網上的史學資源和消息,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網站對歷史知識進行瀏覽,使學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歷史,在更大的范圍內共享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從而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獲取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局限于學校,而是朝著更大的空間發展,從而提高學生信息檢索能力和宏觀把握歷史能力。
總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這不是一句空話,更是每個教師的職責所在。只有將廣大教師和學生全部動員起來,真正投入對學習方法的開發和利用之中,強化研究意識,才能迅速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水平,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更進一步展現歷史教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