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新課程改革廣泛推行的情況下,農村高中英語教學卻存在著極大的來自于學生本身的困難,升入高中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差,無法正常接受高中授課。究其原因。80%的學生表示,因為單詞記憶的歷史問題,造成單詞不會,英語課聽不懂,接著不會不學、不學更不會的惡性循環。因此。單詞的教授和學習非常重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策略,才能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為了了解學生已有的學習策略,我們對我校788名高一學生開展了一次英語學習策路運用的問卷調查,下面就結果進行分析,并進行詞匯教學上的反思。
一、學生自覺增加詞匯量的意識普遍比較淡泊。缺乏計劃性和持久性
在回答“每天你用于記憶單詞的時間平均是多少”時,65%的學生選擇十分鐘,20%的學生選擇二十分鐘,10.8%的學生選擇三十分鐘,而選擇三十分鐘以上的僅有4.2%。當被問到“你有制定計劃要求自己每日或每周記憶多少單詞嗎?”,7.7%的學生選擇“有,并能嚴格執行”,選擇“有,但有時不能完成任務”韻占28.9%,63.4%的學生選擇“無計劃,能背多少算多少”。由此可見,大多數學生雖然明白詞匯是影響他們英語水平的關鍵因素,但記憶單詞增加詞匯量的意識普遍較淡泊,缺乏計劃性,隨意而為,即使有定計劃也很難堅持執行。
二、學生比較被動地增加課外詞匯量
當問到“你通過哪些途徑增加課外詞匯量”時,78.8%的學生只背課本要求的詞匯,無意增加課外詞匯量,12.2%的學生選擇“練習中遇到的生詞”,通過閱讀英文報紙雜志等增加課外詞匯量的占9%,這說明,學生增加課外詞匯量的主動性不強,途徑比較狹窄。
三、不同記憶單詞的方法使用的頻度各不相同
調查結果顯示,85%以上的學生能根據發音規則來記憶單詞;25.7%的學生經常使用構詞法記憶單詞,43%有時使用;學到新詞時。63.7%的學生有時或經常會聯系舊單詞記憶;13.6%的學生經常把單詞放在課文里或句子中記憶,39.6%的學生有時而很少或從不的占45%;15.2%的學生經常定期復習學過的單詞,47.6%有時復習,35.5%很少或從不復習。由此可知,對于老師課堂上比較強調的記憶方法,學生使用的頻度較高,如根據發音規則、構詞法及聯系舊單詞來記憶單詞。像把單詞放在課文或句子中記憶的方法,不愛使用。這說明學生在認識方法和運用方法上存在很大差距。
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和自信心,學生真正嘗到使用詞匯學習策略帶來的甜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通過—些實驗、練習,將抽象的策略具體到操作運用上,再通過檢測和比較來檢驗學習策略的效果,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這種策略有效,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產生興趣。并堅持使用。
其次,要選擇恰當的詞匯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掌握記憶策略,提高記憶效果。
1.直觀教學法。利用掛圖、課件等多媒體手段進行詞匯教學以及手勢、動作、表情開展新詞教學。
2.單詞拼讀規則法。英語作為拼音文字。字母和讀音之間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讀音規則。
3.構詞法教學法。學生在高中階段應該了解掌握的構詞法主要有派生、合成、轉化和縮略。掌握了基本的構詞法。就可以輕松地記住一些相關詞。
4.游戲、競賽法。詞匯教學中常用的游戲方法有“猜詞游戲”“單詞接龍”等。
其實,詞匯學習方法還有很多,而且每一種方法都不是獨立存在的。筆者認為在農村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要注重靈活性和基礎性。教師應繼承和發揚傳統的、行之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和經驗,并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改進詞匯教學方法,并創造性的選擇和使用,使學生在掌握英語詞匯的同時,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