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地理學習評價是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論文首先闡述了新課程地理學習過程性評價的定義,對其實施目的及特點進行了探討,分析了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中的過程性評價存在問題,并給出了實施策略,旨在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評價,有效實現地理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高中地理 過程性評價 策略
地理課程目標是對學生通過高中地理課程的學習后所應達到的期望要求。它是地理學習方案的核心,學習內容的選擇、學習要求和學習方式的規定和設計、教學評價,都必須以此為出發點和歸宿。有必要結合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中的過程性評價進行探討。
一、新課程地理學習過程性評價的相關概述
1.何謂新課程地理學習過程性評價
地理學習過程性評價是一種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的方式,采取目標一與過程并重的價值取向,對地理學習效果、過程以及與學習密切相關的非智力因素進行全面的評價。
2.過程性評價的目的
地理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地理學習過程性評價的目標要依據地理課程標準,具體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
3.過程性評價的特點
(1)過程性評價是—種內部的評價。過程性評價的參與者就是參與教學活動的教師和學生,它是—種內部評價。(2)過程性評價在方法上不拘—格。(3)過程性評價不要求非常明確的評價標準。過程性評價具有“隱蔽”的特點,教師經常難以自覺的意識到自己進行價值判斷的依據。(4)評價結果因人而異。評價結果的個人性具體表現在評價結果因評價主體而異。(5)某些過程性評價的意識水平較低。下意識水平的評價。評價主體一般沒有自覺性,不能把價值主體和評價主體區分開來,評價的結果往往以“舒適”“不適”的形式體現出來,這是—種直接而陜速的評階。
二、高中地理實施過程性評價出現的問題及策略
很多地理教師都在實際工作中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對學生的地理學習過程性評價,但是在施行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總結分析原因如下:
1.培訓學習不夠
評價改革是當前課程改革中的突出問題,新型評價概念走進基礎教育的時間只有幾年,理念新、內容新、方法新、操作困難是其特點,目前在這些難題面前,教師經常無所適從,在新課程培訓過程中,沒有專門的評價方面的培訓專題,更很少有評價方面的專門培訓。
2.缺乏技術指導
從新課程實驗區的高考改革方案遲遲不能出臺中就可以看出這種滯后。因為與評價不同,其他方面的變革許多是不得不進行的。但是。新課程改革中,評價卻是只推出理念和方法,評價方法和技術的使用,缺乏指導,因此教師知道該如何使用新方法,如何改變評價方式。
3.加強地理學習過程性評價的具體評價標準的研究
教師無法根據情感目標評定學生的成績。為了便于評定’,考試和測驗中主要涉及各種認知目標。地理學習過程性評價是一個時間上持續性的評價,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有什么變化,也會慢慢地表現出來,教師需要及時地觀察、發現并給予指導,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學習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也有利于對此目標進行評價。
4.完善開放教學方式,讓學生學有所悟
學生的創新是在不斷嘗試、不斷糾正中逐步發展的。教學中,給學生創設一些易“犯錯”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自主地發揮智慧和潛能。
三、結語
總之。我們廣大地理教師應當改變以往的評價觀念,明確過程性評價的理念,掌握過程性評價的方法,在高中地理課程中推廣過程性評價,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保證新課改的有效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