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十月,伴著預備的鈴聲,我匆匆地來到操場準備上一堂公開課,映入眼簾的是:“提著褲腳追逐,甩著腳下泥巴嬉戲,單腳支撐著磕泥巴,和悠悠……”。
那是哪班的學生還不進班上課?那我的學生怎么沒排著整齊的隊伍在這兒等我呢?轉身望望身后慢慢騰騰,說說笑笑的評委,心里著急啊?再看著手忙腳亂的學生們,想著身后指指點點的評委,我索性走到學生中間與他們一起在泥巴里嬉戲,迎來的則是學生們哄堂的大笑聲與評委的“不解”。
突然,有位泥巴臉的學生驚叫:“上課啦……老師”,那位學生望望評委支吾著。望著那位結結巴巴的學生,我意識到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課堂氛圍的重要性。寬松、和諧、民主的體育課堂氛圍是指在體育教學中師生之間營造的一種平等、愉快、自由的體育課堂教學氛圍。而影響體育課堂氛圍的主要因素有:第一,教師因素,教師性格開朗熱情,熱愛學生,專業知識全面,容易和學生互通與交流,促進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第二,學生因素。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學生們為了應試不得不放棄珍愛的體育鍛煉時間,投入緊張的文化學習中。由于長時間缺乏鍛煉,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減少,不愿意參與體育活動。由此可見,學生因素是影響體育課堂和諧氛圍形成的主要因素;第三,教學內容與教學環境,中學體育教材的教學內容過于競技化、教條化,缺乏趣味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遠離了學生的實際,導致了學生在上體育課時情緒化。而教學環境是實現教學內容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兩者交織在一起共同對營造體育課堂氛圍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2001年7月發行《體育與健康(7-12)年級課程標準》的實驗稿中提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可見新課程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求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真正享受自由”。
一、教師的主導作用
體育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是建立師生和諧關系的主要方面,是課堂氛圍營造的引導者。
1.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學生自主發展為主,對學生持寬容態度,不歧視、不厭棄,隨時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點燃學生渴望求知和勇于表現的星星之火。滿腔熱情地保護學生創造性的幼芽,使學生產生不怕錯誤,敢于學練的良好心理。
2.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教態,以飽滿的激情激活課堂,以滿腔的熱情融入學生中和學生打成一片,讓他們心情輕松愉快的在課堂中充分展示自己。本課教師主動參與泥巴追逐,正是打破以往的傳統模式,這樣學生才敢干點自己喜歡的事找尋到失去的童年樂趣。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上,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外,一定要做到眼中有學生,要會創設情景使學生樂予參與,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見解提出質疑,絕不強迫學生盲目服從教師的見解,允許學生分享教學的決策權,參與教學重難點的決策。這樣才能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也才能主動參與,主動學習,敢于創新,才能學有興趣。學有個性,學有創造。本課就是抓住了大部分學生在泥巴中嬉戲,而成功地上了節“泥巴滑步接力”課,課堂中充滿了學生們歡快的笑聲。
三、充分利用體育室外課自然環境
教師除了利用豐富多彩,變化多端的場地器材設計外,還可因地制宜地組織學生,善于捕捉現有的自然資源。例如本課的“泥巴”正是基于這一要求,在泥巴中完成慢跑滑步,真是其樂融融啊!
四、選擇愉快和諧的創新型教學內容
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的新穎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和同齡人交往是內在的心理傾向,能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做游戲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我們的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我們的教學也是為學生設計的。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有利于學生參與的、生動的、活潑、愉快的課堂情景,要給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俗話說:“言教不如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應力爭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成為他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