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學生對體育課是否感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體育課的教學效果。通過體育教學來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學生從中體驗到參加體育運動的樂趣,是奠定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興趣點”是至關重要的。
一堂好的體育課會使學生從快樂中體味到上體育課的樂趣,從而樹立積極鍛煉身體的信念。
我們要解決“計劃”的束縛。在教學大綱要求的范圍內體育教師自由地、隨機地選擇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的授課內容,用簡單、富有樂趣的內容吸引學生。注重簡單的技巧練習,培養學生的協調性,靈活性。教師要用和風細雨般、耐心地說教、優美及悅耳動聽的音樂,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全面地了解體育鍛煉的普遍性和“快樂體育”的內涵。例如:在做準備活動時讓學生和教師一起做一些簡單的韻律操。在歡快的旋律中翩翩起舞,這樣既起到熱身的目的又不使學生感到厭倦。打破原有體育課的常規。沒有必要強調隊伍如何整齊,只要能夠聽到教師的講話,在教師的視野之內即可,把教師和學生融為一體,讓教師成為學生體育鍛煉的伙伴,平等、和諧地一起參加鍛煉。體育教師還要像導演一樣,富有創造性將那些枯燥無味的授課內容,設計成趣味無窮的情景游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體現體育活動的靈活性,多樣性。例如:進行隊列訓練時教師可以設計—個“迷宮”,利用要學習內容,分組讓學生闖關。我們要根據學生的愛好進行分組。把全班分成若干個興趣小組進行不同項目的練習。按興趣上課使學生的特長從小就有所發展,體育教師針對個人的特長集中、系統、全面的訓練培養體育骨干。低年級學生的可塑很強,只有合理訓練,才能使其內在的潛能得到發展,技水平不斷提高。按性別分組。針對性別的差異選擇不同的授課內容。女生主要以有氧運動為主,選擇跳繩、健美操、羽毛球等授課內容;男生則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結合全面發展,選擇籃球、足球、武術等授課內容。
最后,一定要對班級中有病變的學生了如指掌,根據他們的病情幫助其制定科學合理地運動處方。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鍛煉,防止盲目的鍛煉或不去鍛煉而使病情加重。力爭不讓一名學生掉隊。伴隨體育運動的是不可避免的意外傷害,因此科學鍛煉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在進行體育課的過程中還應該將體育衛生保健知識也貫穿其中,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過程中對自己有所了解。明確自己參與的體育鍛煉對自己哪些部位有利,學生會有目標地參加鍛煉。這樣一來,他們會知道過量的運動帶來傷害,所以在鍛煉中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也懂得合理的運動負荷會使自己更加強健,從小建立一個科學鍛煉的概念,減少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恐懼感并有利于“終身體育”的開展。
這就是我認為理想的一堂體育課。它會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信念,不會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因忙碌而淡忘體育。因為“生命在于運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他們心中根深蒂固,這便是每一堂體育課潛移默化的結果。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二十一世紀,為了祖國的未來,讓我們重視每一堂體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