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英語課堂作業是當今社會素質教育的需要。我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一、布置作業要有目的性
布置作業是為了鞏固、消化已學的知識。為達到既定教學目標而服務。因此,布置的作業應圍繞該節課的重難點。以強化“雙基”與重點內容相關的作業為主,對于難點內容,教師布置的作業側重放在淺化知識。突破難點。
新人教版第二冊(上)Unit3和Unit4重點是掌握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我設計了一項書面作業:以四人小組的同學為比較對象。運用所學的比較等級的知識寫一段文字。可以比較身高、年齡、體重等方面。字數60~80之間。這項作業既貼近生活。又可以鞏固所學知識,一箭雙雕。
二、布置作業要有趣味性和思考性
教師應盡量設計和挑選有趣味性和思考性的作業,借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要我做”變為“我要做”,從而達到提高作業效果的目的。
例如:新人教版第二冊(上)Unit3AutumnFestivals這個單元主要是介紹中國的中秋節。那么我就圍繞“節日”這個主題,列出了多個中西節日(如National Day,Teachers'Day,Thanks-giving,Christmas等),再讓學生分組。收集有關資料。然后各組出一份手抄報進行比賽。
實踐證明以上作業。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每個小組的成員通力合作,收集有關信息,制作出一份份精美的手抄報,大部分都是全英的。實在令教師們嘆為觀止。
三、布置作業要有差異性
要“因能分層”布置作業,一方面使后進生通過做一些相對較易的作業,獲取成功的體驗和自信,從而使他們更認真地投入學習,形成良性循環,將成績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使高層次學生有獨立思考、發散思維的空間。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如,就“如何預習新課單詞”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他們一致認為抄單詞比較機械、無聊,抄完之后只可以勉強記住拼寫方式和意思,至于如何運用還是一竅不通??梢妴渭兊摹俺笔遣荒軡M足多數學生的“胃口”,更不能達到預習的理想目的。于是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作業:
A:抄寫生詞。包括中文意思及詞性。
B:用每個生詞造一個句子。
c:運用所有生詞寫一段文字。(每個學生可以任選一種來做)
如此一來,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B作業,而部分拔尖的學生也會選c作業,因為他們覺得這兩項作業具有挑戰性。一旦不懂生詞的用法,便馬上查字典,了解清楚就可以運用了。這項作業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們的自學能力。
四、布置作業要注意全面性
受“應試教育”思想的驅使,由于現階段初中會考暫不具備條件考口試,致使相當部分教師忽視了對學生“說”能力的培養,甚少布置口頭作業,布置的幾乎都是筆頭作業,這不利于學生全面能力的提高。在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訓練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新人教版Unit6 Lesson 23課文是一個Guessing Game
\"Who has the coin?\"。教師通常先與學生玩這個游戲,接著講解完課文就完事了,而我卻增加了一項任務——讓學生合上書,回憶游戲的玩法,口頭歸納游戲規則,于是學生們便七嘴八舌地爭著表達:“Six students stand in a row”“Put theirhands behind backs”“Paes the coin”等等。最后再引導他們梳理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