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任何先進的多媒體教學都不能替代教師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科學素養和教學技能。
關鍵詞:多媒體 教學優勢 注意事項
任何先進的多媒體教學都不能替代教師的作用,不能降低對教師的要求,而是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科學素養和教學技能。我們還要不斷鉆研,使我們的教學活動更加符合人的認識過程,從而獲得更高的教學效益和更好的學習效果。筆者結合應用多媒體教學的體會,淡談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的優勢及注意事項。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可以優化教學效果
物理教學離不開實驗,實驗是物理研究的基礎,可以很好地輔助教學,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特別是對很多無法進行實驗的理論知識,多媒體課件教學更是凸顯了其極大的優勢。如在講解電動機和發電機的原理時,空洞的理論很難讓學生理解,這時,完全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課件的模擬制作讓學生有非常詳盡的了解。
2.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根據不同學科特點、不同內容,利用多種媒體技術,以其聲音、圖像、動畫和視頻等特點強烈地刺激學生,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引發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運用電教媒體,培養學生創造性能力
例如,在講述“大氣的壓強”時,不只是將其定義寫出來講一下就可以了,而是先讓學生看一段形象生動的錄像“馬德堡半球試驗”,接著分組討論,幾分鐘后再把圖像放慢,甚至停留在某一變化過程,按其變化分步剖析,最后得出結論。例如,在講授“變阻器”一節時,先由演示實驗“用滑動變阻器改變小燈泡的亮度”引入,創設問題情境。接著學生2人一組對照實物(已擺放在實驗桌上),觀察變阻器的構造。了解其工作原理,并接書本圖7-8做實驗,初步理解它的使用和接線方法。教師巡視并提問實驗結果,最后播放課件,動態模擬演示,讓學生自己歸納變阻器的工作原理及正確的使用方法,還讓學生思考變阻器有哪幾種接法,在什么情況下變阻器不起作用,為下節實驗課做鋪墊。
二、多媒體教學的注意事項
1.多媒體不可替代教師
用多媒體教學說到底,也只是電化教學的一個新的輔助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它只是代替了教師的部分功能和作用,在實際教學中,一切的教與學的效果決定于教師,因此如何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工具,有效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是關鍵。
2.不能把多媒體教學變成課件的演示過程
所有制作過課件的教師都知道,制作一個好的課件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師更是如此,有時一幅動畫就是一兩個小時,對于一個完好的課件,構思、收集資料再制作,往往需要一周的時間。還有些教師常常利用多媒體能夠運用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表現手段來演示物理現象,使過程更形象、更鮮活、更直觀。當然,如果濫用這些手段,雖然會使課堂變得很熱鬧,但只是表面上的氣氛高漲而已,實際效果卻不理想,這是由于過多、過強的聲音和動畫的刺激,很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我認為課件制作的結構不能片面地追求完整,單純為一節課去設計一個45分鐘的課件大可不必。一方面,整節課都用電腦演示,由于信息量大,速度過快,會影響學生的接受效果:另一方面,電腦演示過程中,教師就會像放映員一樣被放到了次要位置上。忽視了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的作用,課件成了教學的中心,教師只隸屬于課件,學生更是成了旁觀者。所以現在許多課件都只是做了教學中的某個難點、重點部分,教師在必要時才演示課件,這不僅節省了制作課件時間,而且達到了適當的教學效果。
總之,多媒體教學僅僅是一種教學手段,能否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良好的輔助教學作用,應具體課程具體分析,都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都應考慮教學目標是什么,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是否充足,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否達到使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只有將傳統教學手段與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