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語言的功能,而不是語言的形式;強調用語言做具體的事情,而不是語言的形式;強調用語言做具體的事情,而不是一般的語言輸出。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重新審視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優化教材與教法,將寫作教學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同時應專門開設寫作課,采取有效的寫作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其語言能力的提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應適應新課程標準對書面表達的要求,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寫作與學習語言基本知識相結合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應從詞匯和句子人手,抓好基礎訓練,英語是結構語言,具有其自身的固定搭配、習慣用語和基本句型,因此,掌握足夠的詞匯,準確理解詞匯的含義,寫出語法正確且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句子,這是以書面形式充分表達思想的前提。因此,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把寫作與詞匯和語法等語言基本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立足教材,以口頭和筆頭兩種形式組織學生進行組詞造句和組句成段的練習,并引導學生尋求和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教師可以把教材中的一些常用詞匯、短語和重要句型,通過編寫一個寫作話題,讓學生進行翻譯和造句練習。同時,教師應為學生創設多層次的練習活動,拓寬寫作訓練的途徑。在寫作訓練中,教師可以采用詞類轉換、習慣用法、句型轉換、連接或擴展句子、完形填空、根據關鍵詞句造句或寫短文等訓練形式。
此種做法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寫作的效率,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習慣用語和句子結構,從而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二、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要巧妙結合
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作文素材和表達方式的源泉。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擴充詞匯,擴大知識面,增強語感,從而匯集大量的語言信息,為寫作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因此,我們要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利用新聞記者教材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
教師要選擇適當的閱讀材料作范文,閱讀范文的選擇要有針對性,范文的內容應能激發學生的思考,并為其構思文章的框架提供規范。此外,大量閱讀對學生熟悉詞匯和句子結構都有積極作用。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為此,教師應把范文分析作為寫作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范文,系統地分析其內容意義、篇章結構和寫作技巧等,在實際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滲透到閱讀教學的每一個階段。
對學生習作的批改和講評是寫作教學的重要環節,如果不批改,學生作文中的錯誤將得不到及時糾正,寫得再多也收效甚微。但若班級人數較多,由教師批改作文,工作量會很大。因此,學生習作的批改和講評可以采用靈活的方式。
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評價和批改作文,學生之間的交流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師應訓練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寫作,同學之間的相互批改、訂正錯誤后再交給教師批改。這樣一方面教師批改起來輕松一些,而且很容易找出典型錯誤;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批改的講評。對于改寫后的作文,教師全部批改是很重要的,畢竟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通過批改可以批出學生習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并在課堂上講評。教師在作文講評時,表揚并宣讀優秀作文的同時,也應指出學生在審題邏輯表達等方面存在的典型錯誤或問題把評價建立在有利于學生發展、激勵學生進步和改正問題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書面表達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我們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更新教學理念,鉆研教材,嘗試新教材。同時,教師要多了解學生特點,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還要結合其他學科,聯系社會和生活實效,挖掘和積累教學資源,使教師教得活,教得有特色;學生學得有興趣,學得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