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次閱讀課,學生通過學習小短文《老師的手》,懂得了如何上好自習課,而老師也正是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教育學生,但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而且也加深了我和學生之間的情感。
關鍵詞:教育時機 感恩 師生情感
“老師,下學期您還教我們!”“對,我們舍不得您!”……這是在一節語文課上,我班的學生自發的說起這樣的話來。也許您會覺得,這樣的話我早就聽過了,但我認為這我任教十年以來最受感動的一次。
其實這節語文課我講的是積累運用中的小閱讀——《老師的手》一文。這篇小短文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在感恩節到來時,一位老師讓學生們畫出自己最想的東西。這些小孩多半來自貧苦家庭,所以她料想他們多半會畫一桌豐富的感恩節佳肴,外加一只香噴噴的火雞。但看到道格拉斯的作品,她驚訝不已,上面畫了一只手!
這是誰的手?班上的小朋友都興致蘇勃地開始猜測:“這一定是賜給我們食物的上帝的手。”一個小孩說道。“是農夫,他用這手養出大雞。”另一個小孩也發表了意見。在一陣猜測后,小朋友們又跑回座位繼續畫畫。這時教師走到道格拉斯身旁,彎下腰問他那是誰的手。“那是你的手,老師。”他怯怯地回答。
道格拉斯個子矮小,樣子也不討人喜歡,但老師在下課時總會過去牽牽他的手她常這樣握孩童的手,但對道格拉斯而言意義重大。也許過感恩節的真義并不在于收受他人給予我們的有形物質,而是借此嘰會回饋他人,無論是如何微小的付出。
這篇小短文主要表達了師生之間這種深厚的情誼。剛開始閱讀的時候,學生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文內容上及表達的思想感情上,忽然一個學生站起來問:“為什么老師拉拉道格拉斯的手會讓這么小的孩子感受這么深?”我覺得這是教育學生的最好的時機。我說:“同學們,其實你們中的許多人都像道格拉斯一樣,知道為什么嗎?”學生一臉茫然。“因為你們知道老師上班要坐公共汽車,所以早自習的時候自覺學習,不說話,這就讓老師特別感動。”
說實話,自從我開始坐公共汽車上班,我的心里一直不踏實,因為家離學校較遠了,來不了那么早,所以要孩子們自己上耳自習,班上有個特別調皮的學生,我生怕晚自習出什么意外,但是我和學生們說老師因為家遠來不了那么早,我班學生好像突然突然間長大了,早自習非常安靜,尤其是語文早自習。我早就想表揚他們了,只是沒有合適的機會。今天我看到孩子們學習了短文后的表現,我想我不抓住現在的機會不是錯過了一次好時機嗎?
“同學們,其實咱們班大多數同學的稻法讓老師很受感動,只是有的同學習慣于讓老師看著寫作業,老師不在的時候不能很好地嚴格要求自己,讓老師不是很放心每天老師要比其他老師早起近一個小時,然后騎10分鐘的自行車,再去趕公共汽車;有時候因為晚上要給同學們批改作業,早晨經常在汽車上打起瞌睡,但是我必須打起精神給同學們上課。只可惜有些同學體會不到老師的辛苦,早自習故意搗亂、說話,害得全班同學都受影響,你們說這些同學的做法對嗎?他們能讓老師放心嗎?”話還沒說完,學生的目光都集中到一個平時故意搗亂的同學身上,那些銳利的目光使他沒敢抬起頭來。我想我的目的達到了,我沒有當面批評他,但這卻比當面批評更有效。
結果不出我所料,學生們都在反思自己的行為,教室里鴉雀無聲……我又說:“我多希望下一屆學生能像你們一樣,也這樣懂事,不讓老師操心啊,不過那是下學期的事,到時候什么樣還是個未知數。”這時就出現了開始的那一幕情景,甚至有的學生自己站起來承認自己曾經在早自習上說過話,當時我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著轉兒,就是沒有落下來,學生們也一樣……
期末復習這段時間,學生的表現更加出色,主動學習,自覺上好早自習,看來能及時抓住教育時機,真的是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