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物理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初中學生剛剛開始學習物理,學習方法更抽象思維能力還沒有形成,因而,應從實驗全方位指導,通過各種考查手段促進,加強學生實驗,并且從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做起。
關鍵詞:課改 實驗 探究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規律都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和思考得來的。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在教授學生物理知識過程中,如能正確地演示和指導學生實驗,不僅能激發學生求知欲望,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所以實驗教學能很好地實現“三維”目標。隨著中考的改革,物理實驗考查已作為一項必考內容,使物理實驗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物理實驗教學應拋棄以往的“口頭式”“黑板式”實驗教學,改變以往“教師教的枯燥、學生學的乏味”的現象,真正體現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正確引導學生能動手、思考,提出問題和質疑,并能解決問題,真正發揮物理實驗教學的作用。物理教材書上明確將實驗分為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但是我認為作為教師應該不要拘泥于教材的束縛。敢于創設條件(如讓學生制作學具、教師制作教具等),將課堂的演示實驗敢于搬到學生實驗中來。使學生實驗的開出率突破大綱的要求,達到100%以上,通過學生自身的體驗和感悟,真正地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學生物理術語表達能力,避免了學生回答、解釋物理問題時的語言生活化。
在實驗教學中,我們遵循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根據初中生剛開始學物理、學生實驗做得太少、學生實驗素養低的特點。我們就采取全方位指導的策略,即從頭到尾的全過程指導。首先我感到不能打無準備之戰。在實驗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教師將實驗教案從物理課時教案中分離出來,在實驗教案中。教師應該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等備寫出來。教師還應該在實驗教案中備寫出“實驗探究目的、實驗探究猜想、實驗探究設計(其中分為實驗器材、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探究數據統計表設計、實驗論證、實驗結論等六大環節”。并且不是寫在紙面上,而且都要親自預做實驗,做到心中有數去實現“探究”。然后,教師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應及時指導學生實驗時抓住“觀察、操作、記錄、分析、整理”。所謂“觀察”,即通過眼、耳、鼻、皮膚等感官感知。如選擇測量工具時,我們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儀器是否完好無損等。實驗中,數據的讀取角度,現象的鑒別,線路的連接等,幾乎每一實驗的全過程,都離不開觀察。觀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窗口。經常要求學生一定要仔細觀察,防止走馬觀花,粗枝大葉。操作,它是學生實際動手參與實踐的具體過程。每一種儀器,都有它的使用規則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調節。電表的機械調零等。我們應嚴格地按照它的規則要求進行操作。特別是在做一些帶有危險性或損壞性的實驗時,應先通過教師的檢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壞和意外。記錄即在實驗中,正確地讀取和記錄數據,它包括:讀取的姿勢(例:刻度尺數值的讀取時,眼睛應水平垂直或豎直垂直刻度);讀取的方法(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準確的記錄(數字與單位要準確)。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錯誤的讀取姿勢或方法,加深學生對錯誤和誤差的了解,加強學生對動手操作的掌握。同時,也應注重實驗的事實,而不能任意加大或減小實驗數據,有意迎合實驗的真實結果,應著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分析由于操作者不同,實驗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響,對于記錄的數據。可能導致同一實驗結果的不同。我們應及時加以總結和分析。幫助學生分析哪些是錯誤導致的結果,哪些是誤差造成的原因。與學生共同探求對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的改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思維。整理實驗器材的適當選取,實驗過程的正確操作,實驗數據的準確讀取,記錄和分析,并不意味著實驗的完整結束。實驗后器材的歸類、整理是各類實驗的掃尾工作,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工作,它培養學生愛護儀器,培養學生有始有終的科學態度的重要環節。
課本實驗及創設性情景實驗考查:這幾年中考試題中經常有課本上的實驗出現,如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測自己的步行速度、伏安法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制作橡皮筋測力計、蠟燭蹺蹺板、樓梯電燈開關電一路、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等實驗。要求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設計、實驗數據統計表的設計等考查。這就要求教師在乎時的教學中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從實驗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搞好實驗教學,向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自古有“名師出高徒”說法,雖然它的說法不是很科學,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一位“德才兼備、學識淵博、胸懷韜略”的教師,對于學生有著莫大的示范和模仿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更好地實現“三維”目標。
一、教師應該具有新理念
開拓思維,走出課堂,走進生活;不套框子,不設圈子;不迷信權威,不限于課本;大膽實踐,大膽創新;說在口頭上。寫在紙面上,落實在行動上。
二、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
有著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的教師,才可以正確、科學地指導學生,通過實驗教學真正地將物理知識理解、吃透,也真正能體現出“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所以,教師一定要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養。
三、教師應該具備廣泛的實驗專業知識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生眼里的教師應當是一位聰明、博學、善于思考、熱愛知識的人。”“為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魏書生、錢夢龍、于永正等名師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與他們有著豐富的知識結構是分不開的。那么,如何有效地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呢?從我縣目前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的總體狀況來看,知識結構的構建還處于一種低效的急功近利式的被動構建狀況。例如,為了文憑去函授,為了拿繼續教育的課時去學習。能否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區分“創新型教師”與“教書匠”的重要標尺。所以作為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實驗專業知識,因為物理實驗本身是一種科學探索的過程,對于實驗的原理、實驗的設計等必須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教師應具有科學的實驗室管理知識
教師不光要會做實驗,更重要的是還要會管理好實驗室,這樣才能為學生實驗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教師必須做到學生實驗“五會”:會管理;會準備實驗;會協助其他教師輔導實驗;會維修、保養儀器設備;會自制教具。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穩定推進,教師在學生實驗中應該大膽嘗試,通過實驗真正做到:“學生力所能及,教師避之;學生力所難及。教師助之;學生力所不及,教師為之”的新課程理念。所以,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是提高物理質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徑,對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很有幫助,能為學習高中乃至大學物理知識打下堅實基礎。因此,初中物理教學中,應大力推廣加強和優化物理實驗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物理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