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作為知識傳播的載體更應該注重教學的實效性,可以說實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我們應該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增強教學實效性呢?
一、增強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錘煉教師的素質是基礎
英語教師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作為一個好的英語老師要有治學嚴謹,一絲不茍,扎扎實實的良好學風。英語教師的這種良好的思想素質,不僅能激勵教師勤勤懇懇地干好英語教育事業,而且還可以無聲地感染學生,感召他們克服學習困難,爭取更大的發展。
二、增強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是過程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就要組織好課堂教學管理,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堂更好地學習。進行課堂教學管理,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教會學生學會傾聽,包括學會傾聽教師講解,學會傾聽同學發言。“三人行,必有我師”。學會傾聽能使學生博采眾長,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可以便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第二,組織好學生的交流與辯論。課堂學習是一個互動學習,學生間的交流與辯論是一種自主的學習行為,它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判斷和表達能力。
第三,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反映學生認真的態度,教師應要求學生卷面整潔,不潦草,不涂抹。
三、增強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其主體作用是關鍵
教育改革的方向、目的,就是使學生知識、能力、人格和諧發展。因此,作為“導演”的教師,在“有效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其主要任務就是努力使得每個學生達到最佳狀態。這就意味著教師要以尊重學生為前提,以關注差異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為行動指南,以提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環境為目標,通過有效的行為養成,充分重視感情交流,營造平等、民主、合作的課堂氛圍,創造更多合作學習的機會,重視學生在課堂上歸屬感的獲得,讓學生參與教學目標制定和課堂紀律自治。
四、增強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靈活的教學方法的是保證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條條大路通羅馬”,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有幾十種,但無論哪—種不可能都適合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作為教師應從教學實際出發,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特別是在新課改理念下更應轉變觀念,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們要盡可能利用掛圖、漫畫、投影、錄像、電視等教學媒體,從而提高學生接受信息的興趣和能力,教師應針對教材內容,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要挖掘教材活性因子,組織學生喜歡的課堂教學形式。
總之,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45分鐘時間,科學地把握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像藝術家那樣潛心設計,精心雕琢每一堂課,那么就一定能超越自我,找回教師的專業尊嚴,并激活課堂活性因子,呈現“學不厭,教不倦”的和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