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物流工程人才培養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物流工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以及實施方案,為物流工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物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高職教育
我國現代物流業正處于上升階段,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許多地方政府也紛紛將現代物流產業作為發展本地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然而物流人才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最緊缺的人才之一,并被國家人事部列為12類緊缺人才之列。因此,加快對物流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尤其是對物流工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一、物流工程人才培養的現狀
據初步估測,從全國來看,不包括低端人才在內,2010年國內高端物流人才的需求總量在20~30萬人之間,僅物流師這個職業,每年市場需求的遞增量在8000到10000人之間。據2007年教育部、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的《中國物流發展與人才需求研究報告》顯示,2011~2020年我國物流專業畢業生需求為79.8萬人,需求缺口為16.2萬人,其中對高職層次的物流工程復合型人才需求旺盛。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更是提出強調要推進一批樞紐型現代物流園區建設,帶動廣東建設世界一流的物流中心,重點加強“三大網絡、三大系統”的建設,努力建設南方現代物流樞紐,形成以廣州為龍頭、珠三角為主體,服務全省、輻射華南、面向東南亞的物流服務網絡。此外,廣州也積極推進“3+5”物流園區建設,構建“一區集聚、三圈協調、四極帶動”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物流人才的需求將更加旺盛,單就深圳地區,業界預測,未來幾年,物流業人才短缺數以萬計,最緊缺的高級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每年在以15%的速度增長。深圳物流專業人才已緊缺到供求比例為1∶7的程度了,即7家物流企業爭搶1個物流人才。
近年來,物流專業是熱門專業之一。物流工程技術專業課程設置體系是物流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學習物流知識,驗證學生掌握物流工程技術技能的重要渠道。然而,一方面,我國從國家到省市沒有統一的教學與實訓大綱,實訓課程與教學課程設置基本上依靠各院校自行設定。另一方面,物流工程技術人員的缺乏,已經嚴重制約著我國物流業發展,繼而影響整個服務業的發展。
二、物流工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
物流人才作為物流復合型產業的特殊部分,其培養模式,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需要有實踐和理論的逐步探索。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在物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進行了探索研究,根據物流工程技術人才的實際要求,提出了自己的培養標準和規格,強調以機械工程專業為依托,與管理專業、計算機信息專業相融合,力求形成獨特的適應市場需要的、結構合理的、特色鮮明的物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創新模式。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在物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和教學計劃的制定上,堅持專業性、先進性、整合性、實踐性的特點,充分考慮信息時代對現代物流的客觀要求,充分考慮我國已加入WTO的現狀,我國物流發展與國際物流體系日益融合的客觀實際,注重物流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
在專業指導思想的設置上,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區域經濟發展為依托”,同時掌握現代教育思想,結合人才市場需求趨勢,把人才培養模式定位為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專業教育,即:工管結合,文理滲透,擴大專業面向,體現信息技術、機械工程、現代管理學的有機綜合;強化實踐環節,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養、綜合素質提高為目標;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堅持以具備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方法、知識與應用及創新能力,能綜合運用現代物流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管理信息技術及物流法規在各種物流企事業單位從事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決策、優化與評價、物流管理、物流裝備研制的理論研究、應用以及教學、科研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
為使專業建設獨具特色,根據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具有多學科交叉及物流工程技術專業(復合型專業)的特點,結合學生來源、畢業后的流向、人才市場的需求趨勢及廣東的區域優勢,我們提出了“一基本兩方向”式的培養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基本知識的掌握,優化課程體系。依據物流行業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平臺、國際化發展的趨勢,著力構建寬基礎、活模塊的課程體系,即:寬的專業基礎為根本,強的系統自動化處理能力和計算機信息處理應用能力為方向。在課程設置上,突出“計算機(仿真)”,側重“規劃設計”(現代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知識的掌握與應用)。按照“加強基礎,因材施教,訂單式培養”的思路,實行“厚基礎、寬口徑、活模塊、大類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如:專科生原則上前兩年按學科大類培養,達到寬專業人才的基本規格,第三年通過選修模塊和畢業設計,實施“訂單式培養”,以達到培養基礎扎實、服務面寬、適應性和競爭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人才培養始終堅持學歷教育、繼續教育、技能培訓同步發展,同時構建一流的物流實訓基地。
三、物流工程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實施
(一)物流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物流工程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較寬廣領域的現代工程科學和現代管理科學基本知識,系統掌握現代物流專業知識與技能,能在物流企業、交通運輸行業、工商企業等相關部門從事物流系統規劃設計、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應用和運行管理、現代物流技術裝備應用開發、企業物流系統集成與規劃、獨立負擔物流技術和運作管理工作、掌握物流工程技術管理先進技術與方法,并能夠從事各類倉儲與配送、企業存儲、裝卸、搬運、包裝、配送、信息服務等物流技術活動、從事企業原材料零配件采購、對企業內部組織原材料、零配件供應,并進行產成品銷售、儲存、運輸等企業物流工程技術管理技術及相關工作的復合型中高級物流技術應用人才。
物流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主要面向全國各地生產制造企業、貨物運輸企業和第三方專業化物流企業,從事第一線物流工程技術與物流運作管理工作。主要的業務崗位包括:物流系統規劃與項目評價、貨物運輸和物流鏈管理、貨物包裝與裝卸管理、倉儲管理、庫存控制、配送管理、站場管理、流通加工組織管理、物流質量控制與評價、物流費用分析與成本控制、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企業營銷策劃和物流工程技術工作,如JIT采購、工程綜合計劃、JIT定單執行、倉儲、分撥經理、理貨及調度、物流信息技術處理、第三方物流企業、港務局、物流園區、汽車制造、硅谷或光谷、計算機廠、煙草廠、港機廠、造船廠、鋼鐵冶金、起重運輸及工程機械廠、交通運輸、航運及航務部門和科研設計院所、規劃設計院、大專院校等單位從事物流工程技術相關專業技術工作。
(二)物流工程專業的教學安排
1. 物流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廣東理工職業學院為了培養適應新時期物流工程人才的需要,主要設置了以下的課程。
專業必修課程有: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大學物理(含物理實驗)、工程制圖與計算機繪圖、電子技術(含高頻數字模擬)、物流工程、管理運籌學、物流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工程數據庫、物流信息技術應用、物流自動化、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
專業選修課程有:物流系統建模與仿真、運輸與配送管理、物流法規、機械設計基礎、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交通運輸網絡規劃、電機與拖動基礎、物流管理與工程案例分析、工程經濟學、常用機械電氣控制系統、物流專業英語、物流中心設計與運作、國際物流報關實務、集裝箱與國際多式聯運、第三方物流、港口作業技術、物品標識技術與條形碼技術、物流包裝。
2. 物流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安排。物流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是物流工程人才的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對于高職院校的培養來說,尤為重要。物流工程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實踐教學環節來保證,實踐教學環節擁有多種教學手段:實驗教學、課程設計、實踐教學實習和畢業設計等。根據物流工程技術專業建設的需要,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專門設立電子商務教學實驗中心,下設電子商務物流軟件實驗室、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物流工程技術一體化實訓車間,每個學期物流工程技術專業實驗室和物流工程技術實訓車間都為學生安排相應的個人實訓、實踐時間,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擴展專業視野,以增加學生對電子商務、物流工程技術軟件、物流網站及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物流倉儲配送、供應鏈管理的感性認識。
參考文獻:
[1]唐四元,張明會.試論物流工程人才的培養[J].中國市場,2008(5):156-157.
[2]張衛華,王成林.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物流技術,2009(3): 40-42.
[3]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