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過口語交際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才能在課堂里滲透創新教育,使學生真正學到“漁”。例如,在一次口語交際的練習中,我根據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設計了用一個故事做引子的教學方案,嘗試打開學生創新思維的閘門,從而激發學生發言的興趣,引導他們創新。我首先給他們講一個《烏鴉的故事》的故事,大意是:樹上住著烏鴉兄弟倆,他們兄弟和睦,勤勞善良,有一天,房子被風雨打破了,大哥以為弟弟會修,弟弟想著大哥會修,事隔多日,誰也沒有去修,最后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由于被風雨打破了的房子抵擋不住狂風暴雨,終于被吹掉在地上,兄弟雙雙被凍死了。正當學生們凝神地聽故事的時候,我話鋒一轉,推出我事先準備好的問題:如果當時你是哥哥或弟弟,你會怎樣做?頓時,課堂開始騷動起來,進而七嘴八舌,有部分學生甚至指手畫腳地爭論起來,他們的發言充滿著稚氣,充滿著童真,新奇而有趣:“哥哥不是人,身為一家之主,家中發生的事都不去處理。”(把烏鴉也人格化了)“弟弟太不像話了,還說干大事呢,如果是我,房子早就修好了。還要勞煩哥哥嗎?(多么有正義感)”“這么破舊的房子干脆不要了,找一處能避風擋雨的地方再建一座不是更好嗎?(多么有創新精神)”由于有故事內容去引路,加上濃厚的求知興趣被激活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在他們不知不覺的發言中得到培養。
二、利用習作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不但要多出問題、巧出問題,而且還要結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奇的特點,一步一個腳印,給他們營造一個個新的意境,把他們頭腦中潛在的東西挖掘出來。例如,在一次小作文的訓練中,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幅畫:一個個子較高的男同學,領著四個比他小一點的伙伴,大大咧咧地從山腳走到山頂的懸崖邊停下來,大個子為了顯威風,要把他勇敢的一面顯露出來,為他日后要做伙伴們的小頭目增加本錢,指手畫腳地在懸崖邊大聲說:你們當中誰有膽量從這里跳下去就是英雄!天啊!他的言行即時把全班學生嚇到張大了的嘴巴合不攏來。還沒等我把畫畫完,課室頓時像煮沸的一鍋開水一樣,無法平靜下來,因為學生畢竟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人世間的是非黑白曲直對錯,多少也懂得一點點,還沒等我提出問題,他們早己七嘴八舌地說開了:蠢才,這也算英雄,那么狼牙山五壯士又算什么;太危險了,一點意思也沒有;太荒唐了,如果把這種勇氣用到文化知識的學習上來,我才說你是英雄。真是不待揚鞭自奮蹄,更使我出乎意料的是,一幅如此簡單的畫,竟能成功地敲開學生如此精彩的創新思維閘門。于是我抓緊時機,把寫有我預先設計好的文章開頭的小黑板掛出來:圖上的那個大個子的男同學,他的行為實在太荒唐,太危險了,他連跳下去的目的是什么都未知,更沒有考慮到跳下去后有多危險,甚至有丟掉性命的可能,他只是為了在伙伴們面前逞英雄,如果我是他的伙伴……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看法去進行創新思維,續寫出自己喜歡寫的又認為是觀點正確的內容。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作文訓練,是我從教以來學生作品最多姿多彩的一次。
三、結合實際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古人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也是一樣,在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上,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要馬不停蹄地對學生加以提升、拓展。例如,在一次全校高年級作文競賽中,我出了“長大后,我要”的半命題作文題讓學生去寫。由于作文的要求是寫學生自己的,又有可讓其思維馳騁的疆場,學生交來的文章真是異彩紛呈。有位五年級的學生在文章中寫道:我很無奈,因為我的學習成績很不理想,遠不及人,有很大的可能考不上大學。但我不甘心吃閑飯,長大后我準備當一名出色的理發師,而且定期在放晚學后走回學校為同學們半價理發,因為我們現在有不少男同學經常留長頭發,看上去很像社會中的“飛仔”,我一看見就會作嘔……這就是學生根據創新思維后得出的肺腑之言,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情感,小小年紀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設計自己的未來。這時,你能說學生的創新能力很低或全無嗎?俗話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教學中只要能抓住各種機會,多出點子,多給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多給這群“受困的馬”馳騁的場地,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會提高。
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