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歸課本立足基礎
在理綜考試中,化學科的題量和內容是有限的,所以高考試題仍然是以學科主干知識、重點知識的考查為主,以往的一些熱點的主干知識應高度重視。如: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周期律;離子反應、離子共存與鑒別;化學平衡;電化學;鹽類水解;常見元素化合物、有機基本概念、反應類型、各種官能團的性質、有機信息推斷題、實驗設計和探究題等。回歸課本,重視考綱,立足基礎。在本階段的復習中,要以“課本”為綱,回歸教材,注意教材內容的知識點、增長點、綜合點。要學會讀書,要通讀、精讀、反復讀,帶著問題去讀。讀書要與高考緊密結合起來,不是簡單地看看而已。有些高考試題就來自于課本上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有時是直接考查某個實驗,有時是按某些課本實驗的基本要求考,或依據課本實驗發展、衍生出來的內容來命題。由此可見,重視課本是相當重要的,提高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效率必須回歸課本。單一的要學生看書,效果不好。我是這樣做的:老師每天提出一兩個具有典型性的問題,每個問題代表不同的知識點,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看課本,第二天及時反饋。
二、精講精練練后多思
高三二輪復習,做題避免不了,但易陷入題海中,整天做題、講題,然后再做,學生沒有理解深化的過程,很難把知識掌握到位。沒有思考,也就不可能有深化的過程,更談不上提高。為了達到精講,教師必須要鉆研大綱,熟悉教材,把握知識的重難點,刪去偏、難、怪題。讓學生把精力都放在基礎知識的掌握上,能力的提高上。教師在組題時,可挑選一些比較好的試題,但盡量不要用成題、原題,要在原有基礎上加以變動,要有創意。內容上要盡量涵蓋所有的知識點,一則使學生不會感到枯燥,二則也提高了教師對知識的把握精度,編題的水平。雖然教師要付出相當大的工作量,可會節省下學生的更多寶貴時間,同時,大大地提高了復習的效率。這樣也就避免了各學科間相互搶課,擠占時間的現象的出現。
當然,在精練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選用不同的題型。例如:可根據往年的高考題分別選實驗題、推斷題等等,分門別類地對學生進行訓練,要學生比較每一種題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有什么不同,總結出每一種題目的解題規律。通過這樣的訓練,大部分學生的解題能力將得到提高。那么,練后要思考哪些具體的問題呢? 1. 思錯因:解題的錯誤原因很多,如有知識盲點、記憶錯誤、審題時忽略了隱含條件、類推時忽略了特殊情況、書寫不規范、心理緊張造成失誤等。做過練習后,通過對錯因的深刻反思,能認清自己的薄弱環節,找出應注意的問題。這樣既有利于糾正錯誤,防止再錯,又有利于自己及時調整復習計劃,采取有效的補救和矯正措施,提高二輪復習效率。2. 思聯系:解題后,要回顧解題中所涉及的知識,將知識點分類,找出這些知識間的縱橫聯系,構建知識網。這樣有利于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歸納思維能力的提高。二輪復習的主要目的是跳出題海、突出方法;提高考生解題的速度及準確性;在系統把握整體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綜合靈活運用知識的學科能力。3. 思演變:解題后,改變原題的條件或結論,或者保留條件深化結論,可使一題變一串、成一片,有利于開闊眼界,拓寬思路,防止思維定勢的負影響,提高應變能力。 4.思規律:解題后,要思考該題內容是否具有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意義,找出其中的規律,形成知識板塊。有的題目本身就是某些知識點的總結。解題后進行有目的的思考,便可掌握這一知識點的各個方面。有的題目只反映某一知識點的一兩個側面,通過對涉及該知識多個題目的解析、思考、歸納和整理,就可使知識系列化、條理化、系統化,從而掌握該知識點的整體。5.思解答:解題后都要對答案,有些題答案是固定的,而有些題答案是開放的,不是唯一的,特別是實驗題,多思考自己的解答與參考答案間的區別,找到最佳答案。
三、查漏補缺關注細節
第二輪復習中查漏補缺是相當重要的。在查漏補缺的過程中,要適時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抓住每一章內容的重難點,找出每一章知識的關聯點、延伸點;然后將知識的關聯點串成線,就這條線上的每一個關聯點展開聯想,將所有與這關聯點有關的知識擴展開來,畫成圖、列成表,形成知識面。最后,再將所有的知識面連結起來,形成知識網。這是一個將課本讀薄的過程,知識經過這樣梳理,學生復習時,將大大提高效率。每一個學生備考的重點是相同的,但各人的弱點是不同的,弱點可能是重點,也可能是非重點。要以攻破弱點為重,就是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查漏補缺,變弱為強。對于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講,考試成績好,是因為把自己會做的題目做對了;考試成績不好,一個重要原因是把自己會做的題目做錯了。所以建議學生每次考試后計算一下各學科自己會做題目但又丟掉的分數,就會發現那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會而不對、對而不全,是學生考試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思維不縝密、解題不規范而出現錯誤導致丟分是一個重要原因。高考命題的主導思想雖然是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但強調能力不等于忽視基礎,學科基礎知識仍是能力考查的載體。從近幾年的高考可以明顯感到,對考生思維的嚴密性、解題的規范性要求明顯提高了。因此,注重基礎知識的理解、重視基本功的訓練,就顯得更加重要。要從細處著眼,在“真會”上下功夫,抓非智力失分因素,是短期內提高成績的突破口。對已經做過的試卷要認真改錯,并且要把錯誤分一分類,對自己習慣性失分、無意識出錯的小毛病進行總結分析,以便在下次考試中有意識地進行矯正。“考時重得分,考后重失分”,就是這個道理。
四、統籌安排科學應試
理綜試卷是理化生三個科目連在一起的,科學安排作答順序及時間尤為重要,有一科做不好全盤皆輸。每個學生的基礎不一樣,做題的習慣也不一樣,所以要求學生在平時理綜測試中摸索出一條最適合自己的作答方法。一般有以下兩種情況:一種是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按試卷順序作答,那就要注意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的時間分配。一般來說選擇題的時間控制在40分鐘左右,每道大題9分鐘左右。另一種是不按試卷順序而按不同科目來作答,需注意每科的作答時間,一般控制每科45分鐘左右。應試方法因人而異,最好在五月中旬之前確定自己的作答方案。
責任編輯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