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組合作前的準備
劃分小組,培養小組長。學習小組的建立既要兼顧優、中、差,還要按照座位就近一致的原則,以便相互交流和檢查。組員按學習能力、水平、個性與性別差異混合搭配組成,總體每組安排1個優等生,3個中等生和1 個后進生,要有一個核心人物——小組長能對其他人進行領導。小組長可采取組內民主表決產生,選取英語基礎好、發言積極、表現活潑、樂于助人的學生擔任。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鍛煉和培養小組長,讓他組織協調組內成員有序地進行合作交流,鼓勵組員大膽發言;并指導和幫助后進生參與學習,鼓勵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防止他們掉隊;讓小組長帶頭遵守紀律,起良好的表率作用。
注重教師自身參與。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注重自身參與,一方面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隨時給予指導和建議,另一方面給學生一種無形的期望,激勵學生積極地討論、交流,合作。
二、 小組合作學習的進行
1. 單詞學習
在教授新單詞時,教師在對個別學生進行發音糾錯之后,可讓學生在小組里開始朗讀。每人輪流兩次,組員互相進行聽音檢查,糾正錯誤的讀音。這種簡單的合作學習既能讓大家互相檢驗、糾錯,又能使每個學生大膽開口說,不怕講錯。學生在小組內可以隨時提問,問組長,問老師,隨時把不會的單詞讀會。特別是一些較難的單詞,如第六冊第一單元的詞組do morning exercises, eat breakfast, visit grandparents. 第三單元的1-12月份,序數詞1-20等,可以叫學生先把單詞讀給小組長聽,再進行整體檢驗。同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寬容他人的語言錯誤,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在和諧的氣氛中愉快地學習。這樣不僅能減少學生的焦慮感,還為學生提供了愉快的學習經歷,使其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
隨著年級的增高,單詞的讀寫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達到寫的要求。具體操作如下: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或課后,請小組長幫助其他組員用直拼法記單詞或報聽寫,已經寫會了的學生就可以回家不用再抄單詞。這樣一來,學生為了回家少抄些單詞,就會在教師教授新詞時認真地記單詞,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2. 對話
設計猜測性活動
這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活動設計。這種活動用時短,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鍛煉,適合教學的各個環節。如學習PEP Book5 Unit1 My new teachers時,我先要求學生在小組內綜合運用所學句型輪流對某一位教師進行描述,然后再告訴全班,讓其他小組猜,比比哪一小組說得好,哪一小組猜得對。猜測活動設計能在較短時間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學生在猜測的過程中獲得了快樂和成就感。設計猜測性任務時,教師要注意任務目的的針對性,不要單純地為了烘托課堂氣氛進行猜謎游戲。同時,要注意細化猜測的規則,任務的進程、時間以及紀律。
設計調查活動
在課堂中通過問卷調查進行簡單的問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教學“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和“I like...best.”句型后,我讓學生相互詢問,將表格填寫完整。并請每組派一個代表做報告,運用 ...and...like spring best.句型總結出最受歡迎的季節。再如PEP Book5 Unit3 A Read and write,請學習小組調查朋友一周每一天的飲食情況,從而分析討論健康的飲食習慣,培養學生健康飲食的意識。此調查活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激發了學生內在動力,使他們成為主動的學習者、研究者和參與者,學生的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設計交際性活動
PEP教材中每單元都有Let’s talk 對話教學,在教學內容教授完畢后,除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外,我還要鼓勵學生應用新舊語言知識發揮想象,創設情景進行小組合作編對話表演。在此過程,小組長要快速地分配好角色,安排語言能力好的學生擔任重要角色,成績教差的學生分配對話相對少的角色,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爭取人人參與,體驗成功。小組長還要幫助本組的每個學生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對話表演的氣氛中更容易讓學生增強記憶,鞏固所學知識。
3. 課外作業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改變過去單一的作業形式,力求作業形式多樣化。我們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來設計課外作業。例如:我在講授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2和Unit 3時, 為了讓學生將學過的“food and drink”和一日三餐結合起來,我讓每個學習小組用英文制作一份學校一周的食譜。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