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園網概念的最初的定義是“網絡上的虛擬學校”,各個大學可以在校園網上建立分類的學科平臺。近年來推出的基于moodle的英語語言學科平臺,提出了“在校園網上建立一個虛擬的外語學院”的概念,使校園網硬件平臺得到了真正的應用,從而實現英語網絡教學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機契合。本文通過介紹基于moodle的英語語言學科平臺的應用,為實現大學英語教學優化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moodle;語言學科平臺;英語教學
作為一個主要面向信息化課程設計的內容管理系統,Moo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是由Martin Dougiamas開發的,專門制作基于Web網絡課程的開源軟件包,也可以說是一個課程管理系統(CMS)。Moodle在任何一臺支持PHP的計算機上都可以運行,支持包括MySQL在內的多種數據庫,幫助建立有效的在線學習社區。
依托于建構主義、構成主義、社會構成主義等學習理論,Moodle強調在信息化情景下教與學活動中的相互協作與溝通交流,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完成信息建構。
1. Moodle語言學科平臺構建的理念及實用意義
英語語言學科平臺構建的總的教學理念:以應用為導向,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校園網資源,為外語學科量身定做真正的專業化學科平臺,是一個建立在校園網上“虛擬的外語學院”。嵌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具有現代化的教學環境和豐富的學習環境,為外語教學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滿足教師備課、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網絡作業、無紙化考試以及專業化口語考試的要求,輕松實現對教、學、考的有效控制,使管理和評估更加便捷有效。
自上世紀90年代末期高校本科生擴招以來,很多院校都面臨著教師資源不足的困境,這在外語教師上體現尤甚,致使院校不得不減少課時數及師生見面頻率。英語語言學科平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這一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的延續,教師可以把一些課程內容及補充材料放到教學平臺上,讓學生課后進行拓展學習。它使得師生可以突破時空的局限交流與課程相關的內容,甚至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也可以交流。從而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英語語言學科平臺也可以緩解圖書館資源不足的問題。通過與圖書館系統的聯通,學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庫也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教師可以通過語言學科平臺鏈接到網上的公共資源,如與課程相關的的讀物及課件等,從而為學生省去到圖書館查找的麻煩,以便將更多的時間用于閱讀。對學生而言,英語語言學科平臺的構建也有其重要意義。學生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隨時隨地鏈接到網絡登陸語言學科平臺進行學習,自己決定學習時間及學習方式,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學習熱情和自我管理能力。語言學科平臺在幫助學生形成學習社區,加深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方面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一點在相當程度上比外語知識的掌握更為重要。
2. Moodle語言學科平臺的應用
為改變外語教學滯后狀況的外語教學改革的重點在于聽說訓練及自主學習的強化,Moodle語言學科平臺據此將重點放在了口語測試和網絡化自主學習上。加強聽說教學的關鍵在于外語教學的評價體系的改革,加大聽說考試尤其是口語考試在學生成績中的比重,以考促學,以學促考,循序漸進,逐步使口語考試日常化、規模化。客觀公正、穩定可靠、簡便高效的口語考試手段已成為衡量語言學習系統的重要標準。要加強自主學習,就必須充分利用校園網絡上的各種資源,逐步建立起符合語言學習規范的網絡化語言學習環境,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整個校園都成為語言學習的大課堂,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自主學習。資料豐富、靈活方便、功能完善的自主學習手段,是衡量語言學習系統的另一重要標準。
Moodle語言學科平臺是為高校外語教學量身訂做的專業軟件,提供了一個虛擬的外語交流環境,是外語教學由教到學到管理的整體解決方案,包含以下幾種主要的系統模塊,數千個應用功能。
教學系統及其主要應用:師生對講、小組討論、電子教授、遠程控制、分班教學、隨堂測試、電子白板、教師講評、翻譯考試、自主訓練等。
自學系統及其主要應用:資料點播、英語在線、互動交流、自我測試、論壇、新聞、短信息、投票、公告等。
作業系統及其主要應用:布置作業、作業訓練、批改作業、查詢作業等。
考試系統及其主要應用:智能出卷、自編試卷、網絡考試、分組考試、計算機自動閱卷、試卷難度分析、試卷管理、統計查詢等。
管理系統及其主要應用:信息發布、個人資料管理、權限管理、自學管理、作業管理、成績信息管理、訪問統計、上傳管理、用戶管理等。
資源庫。大量經過二次梳理的各種教學輔助資源。
題庫。題目具備級別、難度、題型、測試點、出處、分數、答題時間等屬性。
3. Moodle語言學科平臺的優勢及不足
作為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一種全新的教學形態,語言學科平臺不僅在手段和形式上改變了傳統語言教學,在觀念、過程、師生角色等諸多層面也賦予了教學新的含義。教師勞動的創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獲得創造的自由,最大限度地體現教師的個性、思想、理念和方法。
網絡教學使得信息資源的多元性在教學中得到更充分的體現,根據教學的要求,通過對現有資源進行二次利用,實現對信息的新的加工和整理。在此知識重組和意義建構的過程中,知識教學不再是教師教學的唯一目的,信息資源所實現的意義、思想、價值、理念、情感等在教學中得以融合為一。同時,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從被動接受轉為研究性學習,實現自主、探索、個性化的學習,通過對從網絡上獲取的相關資源進行新的加工,在知識建構得到實現的同時,實際能力也順利得以提升。
Moodle語言學科平臺使教學合作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教學中的合作包括教師之間、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對教師之間的合作而言,語言學科平臺為打破傳統教學中教師的個體性和封閉性提供了有利條件,使教師更容易建立便捷、有效的合作關系,同時實現經驗、成果的共享,獲得更廣泛、更有力的教學支持。從師生之間的合作來看,語言學科平臺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的結構關系,師生既有的角色地位不復存在,二者更易建立同學或共學的關系。學生也可以成為教師學習的對象,現代教師應該具備把學生視為親密的合作者的觀念。至于學生之間的合作,語言學科平臺則為學生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發揮空間和各種可能,實現個性化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安排學習,自主從事學習活動,還可以通過交流協商、集體參與等手段來實現合作學習,在合作中提高學習興趣及學習效率,發揮集體智慧,共享勞動成果,學會合作并體驗到合作的快樂。
基于上述網絡教學的內在優勢,可以發現網絡學習中的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交互式合作學習,改變了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學習者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實際需要,整合運用各種可獲得的資源,有效進行自主學習;同時能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學會運用信息工具及網絡功能的能力、獲取及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作為一種獨特的教學手段,語言學科平臺能顯著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能力的增長和整體素質的提高。但必須指出的是,要使語言學科平臺在教學實踐中真正起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預定效果,必須澄清一些存在的誤區和錯誤導向。
教師必須樹立教學理念為本、教學手段為輔的觀念,教學理念是第一位的,教學手段屬于技術問題,是第二性的。有鑒于此,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實際需要為出發點,本著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目的,避免教學手段選擇和運用過程中的物化。通過語言學科平臺進行的教學應盡量避免容易出現的重外在形式而無實質內容、結構繁復而重難點不突出、目的手段本末倒置的錯誤傾向。
為發揮語言學科平臺的優勢,體現網絡教學的特點,教學設計應遵循如下原則:在教學關系上,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方式上,以問題為中心,以任務來驅動;在教學過程上,強調相互協作、共同建構。
(注:本文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成果,項目編號為G3091935。)
參考文獻:
[1]阿孜古麗.網絡教學和傳統教學的互補性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3).
[2]高克寧.利用校園網絡進行網絡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探索[J].遼寧教育研究,2004(7).
[3]韓麗.淺析基于Moodle平臺的教學模式[J] .中小學電教,2007(9).
[4]何克抗.E-learning與高校教學的深化改革:上[J].中國電化教育,2002 (2).
[5]陸美玉.基于Moodle平臺的信息化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4).
[6]周崇明.外語網絡教學平臺與網絡精品課程建設[J].外語電化教學,2004(4).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