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嬸隨兒子搬到城里享清福,吃穿住行樣樣都好,就是寂寞,沒人說話。這天買菜時碰到老街坊馮大嫂,別提多高興了!兩人就坐在街心花園敘舊。王大嬸摸摸馮大嫂的手,再瞅瞅馮大嫂的臉,嘖嘖稱贊:“幾年不見,你越活越年輕了!瞧多精神!”馮大嫂笑瞇瞇地湊到王大嬸耳邊:“我這段時間一直在補蛋白粉,營養著呢!身體抵抗力也強了!您不是心臟一直不太好嗎?吃這個,比藥還管用!”
蛋白補充有量可循眾所周知,人體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引起營養不良,需要適當的補充來維護自己的抵抗力。但需因人而異,并非多多益善。臨床研究證明,過量攝入蛋白質可引發三大并發癥:高尿素氮血癥、代謝性酸中毒和滲透性利尿。一般來說,一個健康成年人每日約需要70克蛋白質;分解代謝亢進的患者(如燒傷患者等)與合成代謝增強的特殊人群(如孕產婦等),每日90克左右;腎功能不全患者則應嚴格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每日不超過50克。
三種類型乳清最優蛋白粉來源于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大豆和牛奶等,是當今“補充蛋白質增強機體抵抗力”的熱門保健品。目前市場上一般有大豆蛋白粉(也稱植物類蛋白粉)、乳清蛋白粉(提取自牛奶)和混合蛋白粉三種,它們的品質因所含氨基酸配比的不同,會產生些許差異:乳清蛋白粉最優,其次為混合蛋白粉,第三才是植物蛋白粉。但人們往往認為植物的才是最好的。據網絡調查顯示,人們對于“優質蛋白粉”的看法相當一致:植物類蛋白質粉的支持率近40%,摘得桂冠。
減肥健美制勝法寶市場上對蛋白粉的宣傳集中在“低熱量、低脂肪,有助于保持纖瘦和健美身材”上,一些減肥機構的廣告上也打出“采用蛋白粉調制的餐點”,作為纖體計劃的“制勝法寶”。從限制能量的角度說,蛋白粉的確有不錯的效果。它不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客觀上減少了熱量的攝入。對于減肥和健美人士來說,吃點“不太優質”的大豆蛋白粉,不失為一種可行的選擇。
四類人群慎補蛋白①肝腎不好者:蛋白粉中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在體內要經過肝臟分解,其代謝產物又要經過腎臟從尿液中排出,可能會加重肝、腎等器官的負擔。②痛風患者:應限制蛋白質(尤其是大豆蛋白)的攝入量,“頂風而行”,只會造成體內尿酸增高,加重痛風。③體質較弱者:與傳統思想相悖,其實沒有必要吃蛋白粉。④病后恢復者:需要了解自己是否需要限制蛋白攝入后,再考慮是否服用。
吃法不一食用有方在蛋白粉的食用/攝入方法中,白開水沖蛋白粉的傳統吃法已難以滿足講求口味、品質的消費者,蛋白混合飲料的概念頗受歡迎,即加入牛奶、豆奶、果汁等攪拌,可增加口感和其他營養素。
作者建議
蛋白粉只能用于補 充飲食中蛋白質攝入不足者。健康人通過日常飲食的合理調配,即可達到食補目的,沒有必要刻意補充。筆者給大家推薦一個方案,每日可輕松補充90克左右的蛋白質:主食350~400克,牛奶250毫升,雞蛋1個,魚蝦肉100~150克,肉類100~150克,豆腐150~300克,蔬菜500克,水果400克。昏迷的患者亦可用膠體磨或多功能粉碎機將食物制成勻漿,由鼻飼管輸注來達到對蛋白質的需求。
因此,服用蛋白粉之前最好到醫院確認一下是否蛋白質缺乏,根據醫生的指導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