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9歲的李菲順產了男娃娃,滿心的喜悅難以言表。但接踵而來的身體不適,又讓她揪心不已。產后10天來她一直不能順利排尿,腹部漲臌難受。醫生用導尿管緩解了一時不適,但拔管后仍舊尿不出來。注射新斯的明也不見效。李菲痛苦萬分,又惦記著嗷嗷待哺的孩子,更是心急火燎。
無奈之下,只好請中醫會診。醫生診為產后氣虛證,治宜益氣活血、利水清熱。處方:太子參、車前子、益母草、烏藥各10克,肉桂、黃柏各6克,研為細末,連根蔥白1根,搗爛炒熱,加冰片2 克,做成餅。充分消毒患者臍部并洗凈擦干后,把配制好的藥餅置入臍中,覆蓋消毒紗布一塊,用膠布固定。根據病情,或1~2天或3~5天換藥1次。
說來也妙,用藥后3小時,李菲就有尿感。隨后將藥物加熱再敷,尿已排出。大家暗自稱奇,沒想到簡單的肚臍敷藥就解除了纏人的痛苦。
治療方藥
產后小便困難,是產褥早期常見并發癥之一,令產婦異常痛苦。重者易并發泌尿系統感染、膀胱破裂等,故需及時治療。敷臍療法是從病人臍部給藥,通過皮膚吸收使藥力直達病所,產生治療效果。具有簡便易行、低風險、易操作、療效快而可靠、病人無痛苦等優點,在民間廣為流傳。除了李菲所用方劑外,還可根據病情選用以下方藥。
1.甘遂、半夏各30克,冰片1.5克,研為細末。用時取藥末3~5 克,加溫水和面粉少許調成糊狀,敷臍。
2.小茴香、烏藥各10 克,肉桂、黃柏各6 克,研為細末;連根蔥白1片,搗爛炒熱;加冰片2 克,大田螺2只,搗成餅敷臍。
3.車前草60克,連須蔥白60克,搗爛成餅,敷臍部,用數層新紗布覆蓋,再用熱水袋熱熨。每天1~2次。
4.生田螺5~10個,蔥白60~90克,麝香少許(也可用冰片代替),面粉適量。先將田螺肉、蔥白搗爛,加入面粉制成餅狀,加入麝香(或冰片)敷臍。藥餅上放一塊紗布,用炒熱食鹽乘熱在藥餅上熨20~40分鐘,小便即能通利。1次無效,可重復之。
5.甘遂30克,薏苡仁15克,研細末,水調成膏,敷臍部,數小時后即可排尿。若不排尿,再敷。
注意事項
1.必須以中醫的整體觀為基礎,結合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綱,進行辨證論治。
2.盡可能選取氣味濃厚的藥物或研末后炒香使用。藥末或作散劑,或以醋、米酒、油類調制膏劑用。如為新鮮濕潤藥物,可直接搗碎如泥,作膏劑用。
3.敷藥后外蓋膠布或膏藥,盡可能使其處在“密閉”狀態下,以免藥性“外泄”影響療效。
4.為提高療效,可采取局部適當加溫或將藥物加熱的辦法。亦可配合針灸、推拿、藥物內服等療法。
5.有些對皮膚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在使用中要注意觀察,防止皮膚起泡后潰爛,造成感染。
6.藥物敷臍部后,如局部有皮疹癢痛,應暫停3~5天;如出現局部潰瘍,應停止敷臍,改用其他療法。
本法無絕對禁忌證,但嚴重心血管疾病、體質特別虛弱、有皮膚過敏史者及孕婦應慎用。用時要注意觀察,一旦有過敏現象應立即停藥,輕者可自行消退。如發生皮膚水泡,用消毒針挑破,外搽紫藥水即可。
小貼士
臍部有“神闕”“氣舍”之稱,與十二經絡、奇經八脈有著密切的聯系。臍部給藥,就是通過經脈作用于上下、表里產生治療效果。對于頭面五官、胸肋腰腹、四肢、五臟六腑、虛實寒熱諸癥,如感冒頭痛、傷寒、咳嗽、中暑、腹瀉等,以及婦科的經、帶、胎、產諸疾,兒科驚、疸、痘疹、食積等,都有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