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滿30歲的小劉,下班后到按摩診所做完頸肩按摩,回家沒多久就感到右臂像過電般一陣陣發麻,幾個“回合”下來,右臂突然軟得像棉花一樣,連拿茶杯的力氣都沒有了。父母頓時慌了神,急忙撥打120急救電話。急救人員到來后,初步診斷是神經系統出了問題。立即到醫院拍X光片、做CT,終于發現了癥結所在——頸椎部位的神經受壓,導致右臂麻木、力量下降,不恰當的按摩是罪魁禍首!由于局部神經受損,很可能再也無法恢復到正常狀況。
按摩是流傳于民間的一種有效的保健方法,可放松肌肉筋骨,促進氣血循環,緩解局部的緊張、僵硬與疼痛。通過長期的實踐與歸納總結,祖國醫學已形成了推拿按摩祛病強身的系統理論和手法。為什么在小劉身上會產生如此嚴重的后果呢?這就要從他所患的疾病——頸椎病上去尋找原因了。
小劉從小就喜歡運動,學生時代就是足球健將。盡管現在工作十分繁忙,每逢雙休日,他還是會約上一幫兄弟一起踢球,在痛快的出汗中舒緩工作的壓力。和讀大學時相比,小劉身體依然健壯,體重也沒有增長。但所從事的IT工作,還是不可避免地給身體帶來了負面影響——每天連續十多個小時盯著電腦屏幕,他漸漸感到頸部肌肉變得僵硬,還不時有陣陣隱痛。近一段時間癥狀越發嚴重,而且右手的無名指和小指時常發麻,轉動脖子時甚至能聽到頸椎發出“咔嗒”聲。辦公室里的幾位“前輩”告訴他,這些都是頸椎病的典型癥狀,而頸椎病是“IT人”的職業病,根本沒什么特效療法,只有靠平時多活動脖子,實在痛得厲害就去做做按摩。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當天下班后,小劉就去了一家按摩診所。按摩師的經驗十分豐富,10分鐘揉捏下來,他馬上感到頸肩部的僵硬松解了,隱痛不適也消失了。于是小劉和按摩師約定,每周都來做兩次按摩,并痛快地預付了一個月的“治療”費。可惜天不遂人愿,才“治療”三次就出現了如此嚴重的意外。
在一般人看來,頸椎病是一種很單純的疾病,看電視、玩電腦時間久了,難免會出現頸肩部酸痛不適;而從骨科醫生的角度來看,頸椎病卻很復雜。頸部是人體十分關鍵的部位,脊髓、神經、供應腦部血液的大血管等重要組織都從此經過。如果頸部長時間保持某一個固定的姿勢,局部肌肉、韌帶、椎間盤和骨骼就會出現慢性損傷,即便是年輕人,也會出現骨質增生、椎間盤老化退變等病變。這些“贅生物”壓迫及刺激脊髓、神經和大血管,就會導致酸、麻、脹、痛、僵等頸椎病癥狀。癥狀較輕的患者贅生物增生不明顯,不會造成明顯的脊髓、神經和血管壓迫征象,但會對肌肉和軟組織造成慢性損傷。此時通過較輕的手法按摩,可以促進局部氣血循環,放松肌肉,緩解疼痛。但如果病人同時存在頸椎不穩,或贅生物壓迫脊髓、神經和大血管,就萬萬不可隨意按摩,特別是不能采取重手法按摩,否則輕則影響腦部的血液供應,重則像小劉一樣導致神經功能受損,嚴重時甚至會誘發癱瘓!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專家提醒
如果頸椎病患者除了有頸肩酸、麻、脹、痛、僵等基本癥狀,還有手指、手臂、腿腳的麻木,血壓的波動以及消化功能異常等伴隨癥狀,就可能是神經根型、交感神經型乃至脊髓型頸椎病。這些類型的頸椎病切不可隨意按摩,特別要注意不要采用重手法進行按摩,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綜合采用牽引、熱療、電療、磁療、手術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