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大學校長

2010-04-12 00:00:00張楚廷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0年2期

在我們中國,校長一詞也只是始自民國,民國之前稱為“總理”“監督”,古代書院之負責人則稱為洞主或山長。學校校長的稱呼與國別有關,與歷史也有關。

對于校長,雖然其稱呼因歷史而異,因國別或地域而異,但共同的理解很明白,校長就是學校的頭,就是學校管理的最高領導。大學校長便是大學行政的最高領導人。

校長并不是隨著大學的誕生就立即產生了的,有些大學創辦之初十幾名學生,一名教師,一間教室,它幾乎沒有什么行政事務;有的話,這位教師就可擔當了,何必再設一個校長。當然,現今的大學,創建的條件之一便是要有校長,其籌建工作本身就日益復雜了。從整個歷史的角度看,校長之必要是隨著大學發展而出現的。

即使在今天,校長(隨后討論的皆指大學校長而不再特稱大學校長)的地位與作用,對于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大學也有所不同。所以,相關的一些問題也需在一定的條件下展開討論。

一、校長是大學的靈魂

有學者認為:“大學校長是學校的靈魂,即大學校長對一所大學的成功創建、平穩運行、革故鼎新、進步發展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和作用。”[1]并且,有一調查,結果是“很贊同”和“贊同”“大學校長是學校的靈魂”這一觀點的,校長之中占62.89%,而在教授和中層管理人員中占74.80%[2],即大部分人贊同“靈魂”之說。

另有學者說:“從某種角度來講,校長是大學的靈魂。”[3]這種說法與前一說法有一點不同,關于“校長是大學的靈魂”的觀點只是從某種角度來講的,并非在任何意義下皆如此。那么,這個“某種角度”指的是什么呢?在哪種情況或條件下或從哪個角度講就不是這樣的呢?

也有人說“教授是大學的靈魂”。如果這一說法是恰當的,又如果校長代表了教授們的精神和思想,那么,說“校長是大學的靈魂”也就可以成立。這就是一種有條件的相對的說法了。

靈魂實指精神、意念之類,泛指起指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當然,在說“校長是大學的靈魂”之時,也指校長的思想、精神,尤其指校長關于大學的理念。把“校長理念是大學的靈魂”直接說成“校長是大學的靈魂”,這沒有多大問題,注意這一實質即可。

假若有些校長沒有自己的理念,或者他只是重復地敘述著別人的理念,“校長是大學的靈魂”的說法是否仍然成立呢?而這樣的校長確實是存在著的。

假若一位校長雖有自己的理念,但他的理念因某種緣故而最終未能在自己的任期內形成決定性的影響,那么,對這位校長而言,“靈魂”之說是否仍然成立呢?

假若一所大學,校長的權力本不大,影響也遠非決定性的,那么,“校長是大學的靈魂”的說法還成立嗎?這不純粹是虛擬的假設,而是確有其例的。

歐洲大陸,如德國,“校長的權力并不大”[4],任期也不長,教授們的權力相對較大。在法國,1968年之前還曾有過不設校長的時期。在英國,牛津、劍橋的校長曾經“是由學院院長之中遴選或輪流出任的。而且任期很短,一年或兩年。……這兩所大學的校長,協調性或象征性大于實質性”,“相應地,這兩個大學的學院院長任期無限,權責大”。[5]所以,“校長是大學的靈魂”之說,至少對于歐洲,對于歐洲某些國家的某些時候并不貼切。

甚至于,如德國哥庭根大學這樣世界著名的大學,打開這些大學的歷史畫卷,人們所看到的是由一位位世界頂尖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哲學家……寫就的歷史,并未看到哪幾位校長的特殊功勛。在這種情況下,說“教授是大學的靈魂”還比較實際一點。

近20年來,牛津、劍橋這兩所大學的校長也開始在學院院長以外的人員中挑選,任期也有所延長,其影響與領導作用正在加強之中。但這只是近期的一些變化。

諸如蔡元培、梅貽琦分別任北大和清華校長10年以上(后者更長)且影響甚大的校長,在歐洲難見。洪堡的思想影響很大,但他并不是作為大學校長的影響。蔡先生、梅先生這樣堪稱大學靈魂的校長也主要見諸中國20世紀上半葉。

綜上所述,“校長是大學的靈魂”是在一定條件下才成立的,是一個具有相對意義的命題。

這些條件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校長個人的條件,主要是有他的理念,并且應是鮮明的、獨特的、先進的理念,這是一個基礎。反之,校長若沒有自己的理念,或者雖有,但屬平庸、一般化的東西,也不可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不可能稱之為大學靈魂。

二是大學內部的體制。如果在某種體制下,校長權力并不大且頻繁更換,那么,即使他有很先進的理念,也難以形成深遠的影響,難以產生實質性的推動作用。

三是大學的外部環境。個人有獨到的理念,學校內部體制良好,又沒有來自外部的限制與干預,而且還為學校創造十分寬松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校長是大學的靈魂”就可能是現實的。

為什么美國出現了艾略奧特(哈佛)、博克(哈佛)、赫欽斯(芝加哥大學)、康普頓(MIT)、巴特勒(哥倫比亞大學)、克拉克·克爾(伯克利加州大學)這樣一批杰出的校長,一批足以代表當時他們所在大學的靈魂人物?乃至于他們的影響遍及全球?原因就在于以上三個條件都具備。

上述六位校長的任期可以對以上三個條件作一個補充性說明。這六位的任期分別為40年、20年、22年、19年、44年、15年。他們作為靈魂人物展現,沒有他們的個人魅力做不到,沒有靈活的機制做不到,沒有優良的外部環境做不到,沒有相當長的任期也做不到。

為什么一般政府首腦都有任期,且一般最多兩屆,至多8年或10年,而大學首腦的任期可以如此靈活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學不是政府機構,校長不是官。

雖然大學校長也有籌集資金的工作要做,但校長的基本使命在文化上。大學不同于政府機構,其根本在于大學是一座文化堡壘;大學校長不同于政府官員,其根本在于大學校長最必要的是自己的文化自覺。他依靠自己的文化自覺,去持久、細致地進行文化建設,以使這座文化堡壘具有豐富的、厚實的、優秀的文化,因為大學最直接的義務就是向學生提供文化。

政府及其首腦是權力的象征,雖然它也靠非權力性因素;大學及其校長以非權力性影響力為基礎,雖然他也擁有一定的權力。兩者在性質上是很不一樣的。因而,校長的條件、作用,挑選的途徑、辦法,職責與任期等等,都應與官員不同。

意義更為深遠的,也是非權力性影響力。博克在《大學與美國未來》一書中說過:“以千百年的眼光看,能給我們的文明留下最永久性印記的,畢竟不是將軍和總統,也不是為他們出謀劃策的專家們,而是社會批評家、哲學家和最純粹的科學家。”[6]這句話也道出了政府與大學的區別。

大學校長可以選外校的,甚至選外國的,國家的政府首腦不可能這樣,那里有一個國家利益問題,有一個政治尺度,甚至還有政黨利益。大學只有一個尺度,真理尺度,學術繁榮的尺度。

大學校長用不著普選,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校長是由師生員工普選的。但是,政府首腦與國家元首實行全民普選的國家越來越多,而且有些已有很長的歷史。這是因為國家或政府的權力來自公民,他們有權選舉代表他們的政治權利的首腦,保障他們的人權,選舉保障他們不受恐嚇、不受饑餓的首腦(至少可通過選舉表達這種愿望),這主要是政治性的。然而,大學與之有根本的區別,對于大學教師,主要需要維護的是學術自由的權利,對于學生,主要需要維護的是受到良好教育的權利。

再者,一個國家的政治形勢的變遷,經濟形勢的變遷,與一所大學的學術形態的變遷,在性質上也很不一樣。經濟與社會發展指標可以量化,學術發展可有目標,但學術指標很難量化。艾略奧特的一屆校長的任期,是美國總統的10屆任期;另一方面,哈佛校長中也有任期僅兩三年的,也不是不管發生什么情況都可以至少任多少年的。哈佛前不久的一位校長,僅僅因為一個觀念上的問題引起教授們的不滿,他自己就請辭了,這里不存在什么權力斗爭。這與政府都十分不同。

赫欽斯任芝加哥大學校長22年,但他的前兩任校長伯頓和梅森分別只有2年和3年的任期,適合的,做22年,因某種情況不同,也可以只做兩三年。這與政府的定期更替完全不同。

歐洲許多國家的大學校長也有實行任期制的,但是,這與政府首腦的任期制也不一樣。并且,如我們所知,那些任期很短的大學校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他本人可能十分優秀,但不一定能在大學的發展中充分展現。

總之,“校長是大學的靈魂”確實只是在一定條件下才成立的,是從某種角度來講的。

二、校長與理念

我們已知,所謂“校長是大學的靈魂”,指的是他的理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靈魂即指其理念。

為什么理念或靈魂對于大學有特別的意義呢?就是因為在大學的發展進程中,非權力性影響力遠比權力性影響力重要。權力只是輔助性的。教授們、學生們所看重、所認同的不是權力,他們常顯露出對權力的藐視。反之,他們最信從的是真理,是學術水平,是學術自由,是非權力性影響力,而理念的影響在非權力性影響力中最為重要,它是無聲的召喚,是無形的旗幟,是無影的燈塔。

校長的理念并不總是能夠成為大學的理念的,這最終取決于校長的理念產生的實際作用,它是否為大學的主流人群所接受,是否影響巨大,并持久地發揮作用。是否有持久的作用,則與后任校長有關,與后任是否承接了前任的理念有關。

一所大學的校長總是要變動的,即使如哈佛,它曾有任期超過20年的校長6位,普林斯頓大學的校長也有5位任期逾20年的,但哈佛到現在也經歷了28位校長。校長常變動,而其基本理念也常變動,這對大學決不是一件好事。在一所大學尚十分落后時,理念的變革,其意義十分重大;當大學在變革中變得日益強大以后,也不是不需要變革了,但這通常是改良式的,拓展性的,繼承性的。柏林大學建校最初的理念延續至今200年;哈佛大學最初說不上有什么明確而先進的理念,真正開始了哈佛的新時代的是艾略奧特,然而,這已是距哈佛建校200多年之后的事了。

艾略奧特之后又有了百余年的歷史,艾略奧特之后又有過6位校長,現在的福斯特是第七位。此間,哈佛又有了巨大的發展,但它的基本理念未變,雖然不斷前進,不斷有新的思想、觀念出現,但其核心價值未變。

艾略奧特1909年卸任,至2009年恰好100年,新近任職不久的這一任不算,此間只有6位校長,平均任職16年以上。若將艾略奧特算在內,平均任期更是高達20年。這種平均任期之長,與哈佛持續繁榮并處在世界之巔,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呢?

芝加哥大學是另一個典型例子。與哈佛370多年的歷史相比,芝加哥大學十分年輕,它比北大只早了7年,可謂與北大同一時期建立的大學。哈佛在建校200多年之后成為世界著名大學,芝加哥大學則迅速崛起,建校之后不久就成為世界著名大學,如今也成為居哈佛之后的世界頂尖大學之一,真可謂后起之秀,亦可謂遙遙領先于北大。為什么芝加哥大學能這樣呢?

我們選取芝加哥大學自第一任(1891年)至第八任(1975年)八位校長各一段有代表性的言論(括號中的數字是他們任校長的年份):

第一任,威廉·雷尼·哈珀(1891-1906):“任何大學只要在某種程度受到外來壓力的左右,它便不會在大學排行榜上占據一席之地。”[7]

第二任,哈里·卜納德·賈德森(1907-1923):“研究應該是我們的突出特征”,而年輕是“唯一一個用時間可以治愈的缺點”。[8](賈德森講此話時,芝加哥大學建校只32年。)

第三任,歐內斯特·德威特·伯頓(1923-1925):“大學代表著學問,這是大學的基本特征,如果沒有這一特征,一所大學只是名義上的大學。”[9]

第四任,查爾斯·馬克斯·梅森(1925-1928):“芝加哥大學是先驅者,它要么出類拔萃,要么一事無成,它沒有理由像別的大學那樣。”[10]

第五任,羅伯特·梅納森·赫欽斯(1929-1951):“大學所要解決的是思辨的問題”,“為那些具有獨立、客觀和公平的研究能力和意愿的人士提供一個庇護所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越是尖銳和具有爭議性,提供一個討論的場所越是重要”。[11]

第六任,勞倫斯·阿爾斐俄斯·金伯頓(1951-1960):“我們絕對無法容忍平庸,如果我們還想作為一所一流大學繼續存在下去,我們就必須拒絕它。一旦發現平庸,就必須及時清理。”[12]

第七任,喬治·韋爾斯·比德爾(1961-1968):“我們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特色:無拘無束、無懼無畏,還有對看好的事情勇于嘗試的試驗精神”,“積累知識、增進理解和增長智慧,將人類文化的精髓傳播開來,傳給我們的后代”。[13]

第八任,愛德華·赫希·列維(1968-1975):“大學是思想的搖籃”,“這所大學認為自己是為知識的力量而生的”,“一所優秀的大學本質上是由一些偉大學者組成的獨立團體”。[14]

我們已經指出過,理念是由信念與理想或信仰與追求構成的。大學是做學問的地方、研究的地方、思辨的地方,是出思想、出理論的地方。這就是芝加哥大學的信念。

知識本身就是目的,真理本身就是目的,好奇心本身就是目的,為知識而生,這就是芝加哥大學的目的觀。他們所追求的就是知識、真理,即人類文明之精髓。

拒絕平庸,拒絕模仿,出類拔萃,做先驅者,這就是芝加哥大學的個性,就是它的獨特。

而所有這些,都在于維護大學這個偉大學者的獨立團體,不受外界左右,不為外界所擾。

八位校長雖然有各自的表達,然而,所體現的基本理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連貫性。

芝加哥大學的這八位校長中,最著名的要數赫欽斯了,然而,他也是承前啟后的,他繼承了自哈珀以來的基本理念,且在他所處的時期增添了新的內涵,而他之后的諸位校長,又都秉承了赫欽斯的理念精華,使芝加哥大學既迅速崛起,又長盛不衰。

由此,我們看到校長的大學理念需要具有先進性、獨特性、簡明性、穩定性,以及它的實在性。

所謂先進性,既在于它所仰賴的信念充分把握了大學之特性,又在于它依此信念而擁有與眾不同的抱負,它立足堅實而又目光遠大。這是它能產生深遠影響的根基。

所謂獨特性,就在于這種理念即生長在這所大學自己的土壤里,即使有借鑒,亦須有獨創。

所謂簡明性,即它通過一定的概括來表達。校長的宏篇大論常常是有的,但那些凝練出來的、最具代表性的經典語言,比那些長篇大論的影響力更大、更持久。

所謂穩定性也很好理解。當理念成為一種傳統時,其力量就是其他因素難以比擬的。傳統可能需要被發揚,卻具有連貫性,這是其生命力的基本表現之一。

理念似乎只是觀念性的、精神層面的,似乎是虛的,然而,一方面可以明白的是:大學本是一塊精神園地,思想、觀念本對于大學特殊珍貴,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虛沒有什么不好,不僅如此,大學最寶貴的東西———文化,在形式上正是所謂虛的;另一方面,都希望先進的大學理念成為大學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現實,或被看到,或被感受到。從這個角度看,無不希望大學理念是既虛且實的。

我們曾提到校長的文化自覺。什么是文化自覺呢?基礎就在于他是有理念的,并且,他的理念是飽含精神、思想和文化的,更進一步,則是他能通過一系列自覺行為,把學校的文化積淀起來,使之更為優秀。對于社會,人們常常既說到硬實力,又說到軟實力;對于大學,人們常常只需要說到軟實力。校長的文化自覺,從結果來看,就是他是否讓大學的軟實力不斷增強了。而所謂軟實力,實乃文化之力量。大學本就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象征。即使大學意識到這一點,也不等于國家意識到了,但大學應首先意識到。

事實上,沒有哪一位校長的實際工作會是只停留在提出理念上的,他必須通過許多具體的行為來體現這些理念,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上,在科學研究的方向上,在對學生的培養上,在這些最基本的方面,有信念、有理想的校長都會力求有所作為,并通過這些作為使他的理念變得很實在,有作為的校長是既虛且實的。

有一點是很值得注意的,不少有思想、有作為的大學校長,在課程觀念及實施上,表現出了他們的深邃和遠見卓識,也更直接、更實在地體現了他們的理念,通過課程體現觀念有其必然性。事實上,若想求得現實的大學理念,必然落到現實的大學課程上。原因就在于,大學向學生提供的文化即課程,課程即學生從大學所習得的文化。這已超出了人們對狹義課程概念的理解。

艾略奧特1869年就任哈佛校長,隨即他就進行了課程改革。在內容上,他主張文學與自然科學、數學與古典文學、科學與形而上學的兼容并蓄;在形式上,他主張建立和推行選修制,為此他“開始打破原有固定的班級的做法,為所有的課程編號以利學生選修”[15],并逐年從高年級到低年級取消或減少必修課。1870-1871年,哈佛共32名教授為643名學生開設了73門課程;至1910-1911年,哈佛的169名教授為2217名學生開設了401門課程。[16]教授們開的課程多了,學生選擇的機會大了,獲得了更大的課程自由。這一課程改革伴隨了艾略奧特任職40年的全過程,伴隨著他的理念,伴隨著哈佛走向世界一流大學。

順便說一句,一位校長貫徹和推行他的課程思想(大學理念的基本部分之一),比一位政府官員完成某項經濟目標的周期要長得多。當然也可由若干位校長接力完成,但無論如何也說明校長任期的性質與政府官員的任期有許多不同之處。

實際上,至博克接任哈佛校長之后,其課程思想又有所發展,博克在核心課程觀念上又有了新的建樹。

赫欽斯的大學理念與他的以“名著運動”而體現出來的永恒課程、通識課程是密不可分的。

蔡元培對北大的課程也進行了很多實際的改革,并且身體力行,首開了大學美學課程。

為什么不少校長將其理念直接、具體實施到課程上去呢?原因在于,他們大都對于什么知識最重要有自己的看法,同時,又對于以什么知識、以什么形式傳遞給學生有自己的看法,這些看法實際地體現了他們對培養人才的看法,也就是說,他們的大學目的理念直通課程理念,大學理念、課程理念與課程理論緊密聯系起來。

校長的理念有時也在對教師的看法上體現出來,蔡元培、梅貽琦等都有這方面的能體現他們大學理念的經典之言,后者關于“大學乃大師之謂也”的名言更是盡人皆知了。

校長的理念有時也表現于他們的治理和管理上,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蓄、學術自由”就屬于這一類的經典名言。

所有各個方面又都與他們對于大學的性質和使命的看法相關,與他們自身的視野相關,與他們的人格相關。

三、校長的作用

有人問:“怎樣做校長才算做好了?”這可能與對大學校長作用的理解有關,所理解的那些作用校長都發揮出來了,豈不是校長就做好了嗎?做好了,就是一位好校長;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很好的校長;起到了出乎人們意料作用的校長,可能就是優秀的校長了。我們討論校長的作用,是討論哪一類校長的作用呢?這個問題不難明確下來,總會是討論那些比較優秀的校長了。

有人認為,大學校長是管大事的。其實亦非完全如此。一方面,大事不一定都由校長來管;另一方面,也不一定小事校長都不管,小事不一定都是不重要的事。

是不是凡重要的事校長都管呢?也不盡然。大學校長作為管理者同時又作為管理權的代表,按一般原理,他都有一個授權和善于授權的問題。校長通常都會有幾位直接的助手,某些工作包括重要的工作事項是必然要委托或授權他們去管理的。

這些助手下屬還會有一批人與之合作,校長也許需要起一些組織作用,去促進這種合作。這一類的組織工作,校長通常也是在一定范圍、一定層次上去做。授權工作亦可視為組織工作的一個部分,在一定意義上,這與權力配置有關。這樣看來,校長的組織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組織人們去做事。

校長在所可能要做的事情當中必然是有所選擇的。首先,會是選擇那些比較重要的事,在比較重要的事項中去進行選擇。其次,會考慮從中選擇一些他人做起來有些困難或有些不便的事,選擇一些對于做起來較他人更易于克服可能遇到的困難的事。再者,去選擇那些雖不一定是大事卻也是很重要的,并且估計他人不一定想到了的事,哪怕似乎是小事。最后,還有一樁要做的事,就是促使他人去做事,去做促動他人做事的事,特別是促進他人去做他們沒想到或不想做但又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事情。“領導的作用,在于使一個人不想或是沒有想到要做某件事終于去做了。”[17]

在大學理念的形成、明確、堅持的過程中,校長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確立學校的主要目標,尤其是戰略目標,校長的作用也是最重要的。目標管理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校長。但這并不意味著校長在每件事上都是有先見之明的,也不見得所有的好想法、好做法都出自校長。所以,這里校長又有另一些作用,他能夠從同事或下屬那里獲得靈感,辨別出他們中可能對大學發展特別有意義的見解或構想;并且,由于校長的作用造成了一個容易獨創、容易閃現智慧的環境,校長或吸取或采納他們的意見,或支持他們去采取相應的行動。

校長特別重要的還是決策作用。這里有幾個相關的要點:

1.校長善于把自己多少具有“虛”的特點的理念變得“實”起來的必要性不言自明,但這里常常要有過渡的東西,基本的方面正是學校內一系列的政策(區別于政府的政策),包括前面提到的課程政策,財務政策,學科發展政策,師資建設方面的政策等等。靠理念,也還要靠實現理念的政策,這就需要校長發揮決策作用;不僅校長工作需要,所有員工也需要,他們不僅要明白自己的大學的信仰與追求,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明白自己該往哪里走,去做哪些可以且必須去做的事。

2.再好的理念也是要通過一系列行動去體現的,理念可作為行動的指南,但比理念更具體一點的原則也是需要的,政策就是體現這類原則的。因此,正確且有效的政策也涉及事業之成敗。校長的決策作用的進一步考慮便是如何保證政策的正確、有效和先進,既富有活力,又切實可行。這就是所謂科學決策的問題,這是校長決策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出來的前提。

3.所謂科學決策并不完全是從決策本身去看的,它與校長的膽略、策略、意志都有關。杰出的校長雖非萬能,卻一定會有超乎一般想象的謀略與意圖,做出一些看似很難做到的事,做出一些未來幾年或十幾年才會見效的事。換言之,決策力與實行力是聯系在一起的,同時,這需要想象力、意志力。當然,校長為著實施學校的戰略目標,為著所制定的相應的政策得到貫徹,他也需要說服力、感召力。所有這些因素都是彼此關聯著發揮作用的,并且在相互作用中優化和強化。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大學亦如此,在某些方面更是如此。一門課程的建設有時就需要三五遍地去編制、實施和不斷修訂才能日臻完善;一個專業、一個學科的建設亦非三年兩載的功夫;一個學科群(如一個院、一個系)的建設至少是在一兩代學術領袖的主持下才可能立足于世的。因而,一所大學更需要有眼光、有想象力的校長。

校長對于大學的引導或領導作用之重要是無須多言的,他的引領作用是通過理念的形成、目標的確立、政策的制定來實現的,是通過他的決策作用、組織作用、協同作用等多方面來體現的,是通過他的想象力、實行力等來保證的。

校長需要用自己的成功來證明自己,同時,員工也會從自己對校長成功與否的觀察中作出判斷。我們已說過,校長主要依靠的是非權力性影響力,這包括理念、思想、觀念的力量,包括人格、氣度、風度的力量,包括由想象力、決策力、實行力所形成的權威的力量,包括由成功推進所產生的信任的力量。這些力量才足以使校長在大學里充分發揮凝聚作用,他因有效的引領而產生凝聚作用,而當凝聚發生效力時,他將更有效地引導學校,產生更有力的領導作用。

大學是立足長遠、目光遠大的,但人們又期待它不斷有所成就;大學不能急功近利,但它又不能完全不顧功利;大學教授們需要自由與寧靜,但能夠孵出智慧的寧靜與自由卻又是以校長為代表的管理人員用熱情造就出來的;大學需要理想主義的照耀,但人們又希望在現實中能看到那個理想的光芒;大學既需要激進,又需要保守……校長需要把這一切巧妙地撮合起來,而不只是一般利益沖突的調和者,校長固然需要在不同利益之間、機構與機構之間、人員與人員之間有良好的協調作用,同時還需在這種協調之下,仍然把學校導向理想,導向未來,導向大學的核心價值。

由此分析可以看到,大學校長的作用當然都表現為領導作用,但這個領導作用又將具體表現為多方面的作用。這些作用發揮得如何,人們最終往往還會從實際的結果上去看,從成效上去看。比如,是否建立起了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隊伍,是否生長出了一批一流的學科,是否讓大學的學術水平大幅提升起來,是否形成自己大學優秀而獨特的文化,是否站在了一個更高的山峰。

克拉克·克爾曾說,20世紀30年代芝加哥大學校長赫欽斯是“大學校長最后一個巨人。大學領導人的英雄時代俱往矣”[18],意即大學校長的重要性已經在下降。其實不然,大學日益龐大,日益復雜,且其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大學校長的地位與作用仍然是巨大的,其重要性并未下降,大學仍然需要杰出的校長。

人們還熱望大學校長能成為教育家。這種期望也反映了人們對大學校長作用的看重,期望他們成為“在教育思想、理論或實踐上有創見、有貢獻、有影響的杰出人物”[19],期望他們有改變一所大學命運的業績,并同時擁有系統的教育理論。今日之世界,尤其包括我們中國,更需要這樣的大學校長。他們也許已是教育家而再任大學校長的,但這很難,一般來說是在任校長的過程中成長為教育家的。有業績者不一定有系統的理論,有一定理論者又不一定有耀眼的業績,兩者兼備確屬不易。

大學應交由教育家或可能成為教育家的人去辦,因此對于大學校長成為教育家的希望是理所當然的。“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的人去應用的。所以教育事業應完全交與教育家,保有獨立的資格,毫不受各派政黨或各派教會的影響。”[20]

從政、從商、務農、務工、從教,這是不同的行業。盡管大學也有行政,也有社會活動,也有廣義的政治行為,但大學的主調是真理,大學的主要活動是探求真理,大學校長所做的就是在這一主調下領導探求真理的活動。

校長作用的充分發揮是需要條件的。有些條件是他自己要去創造的。例如,要有足夠的資金,要有良好的師資,這都是條件,當這些條件不具備時,校長尚可去創造。還有他自身的條件,這也不是由別人來安排的,下一節我們將專門討論。可是,也還有些條件是很重要,但并不是他本人所能決定的。例如,領導體制的問題,若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董事會之類的機構,校長的法人代表身份就難以真正體現。又如,對于副校長人員的選擇,若校長無實質性權力,那么,校長作用的發揮也將受到影響。

曾經,伯克利加州大學的“校長是耶魯大學的,常務副校長是哈佛大學的,主管校本科生的是斯坦福大學的,主管科研的……是普林斯頓大學的”,亦即“領導也不能近親繁殖”。[21]若想達到這種狀況,恐怕也不是單靠校長能創造出來的條件。

校長與副校長們可有一個校務會或校長辦公會,這種會不同于董事會,后者是決策機構,校長辦公會則是工作會議,它并不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校長若想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既要善于協調各方,又需要副校長的人員結構也比較理想。

當然,校長作用的發揮還與另一些條件相關,此處不再詳述。

四、校長的條件

擔任校長需要具備什么條件呢?這似乎是一個回答起來并不很困難的事,大學校長需要有理想、有抱負、有理論、有能力、有人格等等。但若要具體一點討論,便有不少問題值得思索。

在有的國家,校長只是一個學術象征,此時,幾乎唯一講究的條件便是學術,校長需是學術領袖、學術權威,別的條件好一點、差一點,關系不大。

在有的國家,大學校長是從學院院長中挑選的,條件之一就必須是現任學院院長。

如果把學校視為政府機構一類,把校長視為官級中的一環,并按政府官級的方式對待,把校長與政府官員一樣看待,那么就會對校長附加更多非學術條件的考慮。

同一個國家內,不同大學校長的條件也可能有差別,這與大學的不同層次與類型有關。

甚至同一國家的不同時期對校長的要求及相應要具備的條件的看法也不一樣。乃至于同一所大學的不同時期選任校長的視角也可能發生變化,條件就有相應的變化。

“19世紀的美國大學校長,在辦公室看的是康德;20世紀的美國大學校長,在辦公室看的是賬簿。”

在20世紀80、90年代,中國大學校長愁的是上學的學生多了不好管理,容易出亂子;而美國大學校長愁的是沒有足夠的學生來上學。這對校長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

校長是否應當具有融資的能力,募捐的能力,在這樣具體的問題上,在這類條件的要求上,就可能明顯不同。在大學的投資主要來自政府時(香港地區也是這種情形),融資的能力就變得十分次要。在一個有著捐贈傳統的社會里,募捐既可能又必要,募捐的能力當然就很重要了,而在一個沒有這種傳統的社會里,這種能力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

校長是否需要有相當的社會活動能力呢?這還是需要的,實際上,大學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機構,校長需使這個龐大機構運轉起來所需要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具有社會活動能力的性質,至少這種能力是可遷移于社會的。社會上存在著主要具有政治特征的社會活動(如政黨活動、競選活動、議會活動、外交活動),存在著主要具有經濟性質的社會活動(如企業生產活動、營銷活動、證券交易活動、國際貿易活動);大學的活動也是社會活動之一,但它主要還是偏向于文化性質的,這種活動本身并非政治活動、經濟活動,但它要與政治、與經濟打交道。故而,大學校長需要社會活動能力,并且盡可能強一些的這種能力于大學之發展有利。從大學的內部管理與外部關系來看,大學校長都需要有相當強的社會活動能力。

不過,無論怎樣,校長的一切活動都仍然是應當指向學術發展的,即使“在辦公室看的是賬簿”,他首先還是要明白:1.為什么去籌資?2.所籌之資投向何方?3.大學是依靠什么才有可能有效籌資的?4.校長從哪里獲得籌資的動力?這些問題都歸結為一個東西:學術。他的一切活動(包括社會活動)的有效性都聚焦于學術發展與繁榮。

可能在某個時候校長融資的壓力小一些,有時候承受的壓力大一些,但壓力也都源自學術發展之需要。這樣,他有時較為間接地服務于學術,有時較為直接地服務于學術,直接或間接可能有變,但目的和中心不變。因而,無論怎樣,無論何時,校長必懂學術本身,這是基本的條件,并且,他還不只是局限于他所專事過的學術領域,還需要對學術有更廣泛、更深入的了解。他需要更寬的學術視野。

今日之大學校長,既需要學術頭腦,又需要經濟頭腦。沒有經濟頭腦,辦大學就相當困難了;然而,大學校長的經濟頭腦跟企業家、金融家是不一樣的,他植根于學術,立足于學術,財源源于學術,又服務于學術,由學術繁榮來保證經濟繁榮,由經濟繁榮來支撐學術繁榮。

如果說到稱得上教育家的校長,那么,他除了專門的學科背景外,還需要在教育理論上有所建樹,這已經是表現了對校長寬闊學術視野的要求,又同時是他因應校長工作之需要而使視野得到了拓寬。那些與教育理論最密切相關的一些學術領域,校長或任職之前就需有所了解,或任職之過程中加以補充。“在辦公室看的是康德”,這意味著哲學對于校長的意義。杜威說:“哲學甚至可以解釋為教育的一般理論”[22],“教育乃是使哲學上的分歧具體化并受到檢驗的實驗室”[23]。能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論的校長會沒有相當功底的哲學修養嗎?任何學術,當從山腳下游動而走向山峰時,就會遇到哲學,大學校長的管理在走向山峰時也如此。

中國某些大學選擇校長時,潛意識地認為要院士來擔當。美國大學里(如哈佛、哥倫比亞大學、MIT、伯克利加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不僅院士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也不少,但校長與院士、諾獎獲得者是有所區別的角色,學術條件是基本條件之一,校長需要有很高的學術水平,很寬的學術視野,卻又非唯一條件,并非學術水平最高的人才是最適合擔任校長的。

1989年,MIT的校長出缺,經過遴選委員會投票選出了夏普(PhilipSharp)為校長,夏普獲選后考慮了幾天,突然宣布不接受校長任職,他作為國際聞名的生物學家幾年后便獲得了諾貝爾獎,恰在行政經驗上比較缺乏。而接替他的是查爾斯·韋斯特(CharlesVest)。他與夏普的特點恰好相反。大學校長需要深諳學術,但不一定最優;其綜合能力方面更重要,在此情況下,學術越優越好。

大學校長都有自己的學科背景。什么學科出身的人比較適合擔任大學校長呢?

有學者“列出了1970年和1983年全美國在理工科技方面領先的前20個大學,并查出當時這些大學由誰擔任校長。查閱的結果證明,這些大學有3/4左右,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哈佛、伯克利、斯坦福、約翰·霍普金斯、密歇根、芝加哥等大學,其校長都不是理工科技方面出身”[24]。

然而,中國大學校長的學科背景與美國的情形正好相反,中國“211”大學校長出身理工科的占67.7%,“985”大學的這一比例更高達91.7%,其中,僅出身工科的校長就占了63.9%。[25]不過,這種結構的變化似是可期待的。

還有一個事例。哈佛現任(即第28任)校長福斯特是一位歷史學家。在哈佛370多年歷史上的全部28位校長中,沒有一位出身工科,僅有3位出身理科(數學、分析化學),而且他們又都在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方面有極高的修養,并在教育理論上有所建樹。

北大的性質在中國大學中是最相似于哈佛的。自1978年以后北大校長與哈佛不同,只有個別是文科的;倒是馬寅初任校長(含馬校長)以前,校長的學科出身狀況類似于哈佛。這一現象似可研究。

顯然,以上事實并不表明工科出身的人一定不宜擔任大學校長。但至少說明,無論什么學科出身的人,都需要人文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并且,不可能完全只靠擔任校長之后再去填補,至少需要相當的功底,再在工作中迅速充實起來。

用通俗的話來說,校長的工作是建立在對人的更深刻理解基礎上的,對于管理也是與此基礎相關的。在管理中的程序性、操作性問題上,科學的作用比較直接,科學技術的思想、方法也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增強管理智慧,但是,對人本身的理解、對心靈的探測、對精神力量的把握,則是科學本身難以做到的,而這些因素對于大學更為重要。這也就決定了對校長學術視野、學科知識的要求。

年齡是不是一個條件呢?健康必是一個條件,但年齡與健康也有一定關系。所以,有的國家、有的地區對于大學校長的年齡也有一定的規定;然而有的則對年齡沒有什么規定。

臺灣地區年滿65歲者不得初聘為校長。[26]大陸大學校長一般任期也不超過65歲,初聘者很少是超過60歲的。有些地方還采用了地方官員的年齡界限。但中國的情況亦并非一直如此。馬寅初就任北大校長時已是古稀之年,78歲時才因“人口理論”演變為政治問題而被迫辭職。

艾略奧特35歲就任哈佛校長,75歲卸任。如此年輕之時上任,如此年邁之時還在任。哈佛歷史上,有11位校長初任時不到45歲,其中只有三十幾歲的包括艾略奧特在內共有3人。這表明,在哈佛初任校長年齡的下限沒有問題;初任年齡也有60多歲的,現任校長初任時已59歲了,上限也基本上不是問題。至于屆滿的年齡也因人而異,沒有限定,有75歲才卸任的,還有兩位校長到80歲才卸職(一位是Charles Chauncy,另一位是Edward Holyoke)。當然,哈佛校長卸職也決不是熬年頭的結果,著名校長之一的柯南特雖然有85歲高齡,但60歲就卸任了;至于前年才卸職的薩莫斯校長退下時僅53歲。縱觀哈佛,校長的任職年齡,無論是初任還是屆滿,均不拘一格。

在美國大學里,哈佛只是一個代表。

比年齡問題更具實質意義的是,除了必有的學術經歷外,有過在系主任或學院院長崗位上的經歷是必要的,對于一些規模宏大的大學尤其如此。他們在那里初步顯現自己學術管理、學術組織的能力,也表現他們的氣質與魄力,并得到錘煉。但也有是從其他途徑獲得這種能力的。

人們把一切美好的愿望寄托于大學,又把對大學的美好愿望寄托于校長,希望的承受者也自然地成了重任的承受者。校長似乎應是無所不能、盡善盡美的,只要有可能。

對于校長,可能既需要是一位理想主義者,又需要是一位現實主義者;既希望他是帥才,又希望他是將才;既有很高的學術造詣,又深諳組織管理;既能雄心勃勃,又能審時度勢;既具百折不回、頑強不屈之精神,又溫文爾雅、善于周旋;既堅強,又厚道;既能慷慨激昂,又能低調行事;既珍愛古典,又執著現代;既有豐厚的人文底蘊,又富有科學精神;既善主內,又擅外事;既有雄才大略,又能腳踏實地;既能高屋建瓴,又具平民氣息;既年富力強,又經驗老到……恐怕是希望校長是一位完人了。然而,對于校長,卻只能是在理想的照耀下去現實地尋找。

對于尋找,也許怎么要求都不為過高,但對于初任者,就只能是在起始條件下比較,甚至還可作一個預期性比較,眼下稍遜一籌者,未來會不會有過人之處呢?這不又要看遴選者的眼光了嗎?

參考文獻:

[1][2][21]眭依凡.學府之魂[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2,9,279.

[3][4][5][24][26]黃俊杰.大學校長遴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13,94,96,108,175.

[6]BOKD.Universities and the Futureof America[M].Durham:Duke UniversityPress,1990.8-9.

[7][8][9][10][12][13][14]墨菲,布魯克納.芝加哥大學的理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13-17,18,27,46,49-51,50-59.

[11]赫欽斯.美國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3.

[15][16]賀國慶,等.外國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5,296.

[17][18]轉引自黃俊杰.大學校長遴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89,88.

[19]顧明遠.教育大辭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1998.755.

[20]蔡元培教育論著選[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77.

[22][23]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7,347.

[25]牛維麟.“品味”中國高校的領軍人物[N].中國教育報,2007-07-18(7).

(本文原載于《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国产男人的天堂|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亚洲欧美天堂网|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国产小视频网站|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日本91在线|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黄片在线永久| 91青青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色久综合在线|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热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色九九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五月婷婷精品| 亚洲美女一区|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国产精品性|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免费看片|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不国产大片|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夜夜操天天摸|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国产欧美日韩va|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色135综合网|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日韩欧美中文| 色天堂无毒不卡|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亚洲成肉网|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亚洲天堂久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a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国产网站在线看|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高h视频在线|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午夜影院a级片|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一级片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