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得到了深入的開展,各種或古老、或現代時尚的健身運動項目在大眾中迅速流行、傳播,人們享受著健身帶來的樂趣。然而,作為基礎性運動項目的田徑運動,在眾多體育健身項目中,人們的選擇率卻很低。怎樣正確認識這種客觀現實,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田徑運動健身價值得以充分發揮而深受大眾喜愛,需要廣大體育工作者,特別是田徑專業人士進行全面、深入地探討和研究。
一、田徑運動健身的概念
體育院校普修通用教材《田徑運動教程》中將田徑運動健身定義為:人們采用田徑運動的基本內容和形式,以及在此基礎上投身活動中去,以期引起體育界學者們的關注,推動田徑運動健身更科學、更全面、更深入性地發展,展示青春的活力和激情。南京體育學院周兵教授主編的高等學校教材《田徑健身教程》中將田徑運動健身定義為:“以健身為目標的多種走、跑、跳躍、投擲的練習或運動方式的總和”。以上關于田徑運動健身的幾種定義雖然在文字敘述上不一致,但所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那就是:以田徑運動的基本內容和形式為手段進行鍛煉,達到健身的目標。
二、田徑運動健身與田徑運動競技的區別與聯系
1.田徑運動健身與田徑運動競技的區別。一是最終歸屬不同。田徑運動健身以大眾的健康為目標,因此,田徑運動健身采用接近人體自然的走、跑、跳躍、投擲等運動方式,有效而全面地發展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而田徑運動競技以“更高、更快、更強”、挑戰人體極限、奪取比賽優勝、具有更強的觀賞性為目標。二是參與主體不同。田徑運動健身因其負荷小(接近人體自然的走、跑、跳躍、投擲),它適合各年齡階段的人參與,面向全體練習者;而田徑運動競技是挖掘人體的潛力和極限的運動,因此它只適合于少數具有田徑運動天賦的運動員。三是對場地、器材的要求不同。田徑運動健身對場地、器材沒有嚴格的規定,而田徑運動競技對場地、器材有嚴格的規定。
2.田徑運動健身與田徑運動競技的聯系。一是田徑運動健身是田徑運動競技的基礎。田徑運動健身是以接近人類自然的走、跑、跳躍、投擲等練習來發展人全面的運動能力的基礎性運動,它可以有效地發展人的走與跑的能力、跳躍的能力和各種方式的投擲能力,而田徑運動競技是人類在自然的走、跑、跳躍、投擲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競技運動。二是田徑運動競技與田徑運動健身兩者相輔相成。田徑運動競技對田徑運動健身的推廣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田徑運動健身缺少了田徑運動競技的競賽和表演,就失去了一種普遍而美好的體育觀賞形式。
三、田徑競技運動項目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困惑
1.“競走”的無奈。競走是田徑項目中唯一“走”的項目,也是唯一對技術有特殊要求的運動項目,其難度和運動強度非常之大。采用“競走”進行健身,遠不如散步和不同強度的快步走來得自由、輕松。
2.“跑”的悲喜。雖然經常練習短跑有著諸多好處,但其大強度的活動方式,枯燥的動作和練習方法會使健身者望而卻步。而跨欄跑等跨越障礙跑,由于器材的限制、技術難度等原因,也不易引起健身者的興趣。
3.“跳”的尷尬。“跳”是田徑競技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跳遠、三級跳遠、跳高和撐桿跳高,充分展現了人類“跳”的技能。但為了運動員的安全“跳”的各個項目對運動器材都有嚴格的規定。作為一般的健身者來講,用這些器材進行健身既不實用,也不習慣,花時間去學習復雜的技術既費時又費力,也沒有必要。
4.“投”的困惑。和“跳”一樣,“投”的4個項目:鉛球、鐵餅、標槍、鏈球,其競技功能已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其健身功能的實用性、娛樂性也所剩無幾。
5.“體育教育”的失落。由于人們沒有很好地建立起“田徑意識”,所以,就沒有建立起用田徑項目進行健身鍛煉的動機。因為,人們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畢業都在不斷重復著枯燥無味的田徑競技運動項目,反反復復進行著“跑、跳、投”的練習,對他們來講,這種帶有強制性的教育,已無興趣可言,只是被動地參加。這與走向社會后,大眾體育項目的趣味性、可自由選擇性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四、田徑項目健身的優勢
盡管田徑運動是以競技運動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的,但其健身價值潛力非常之大。田徑健身項目與田徑競技運動項目和其他運動項目相比,具有獨特的優勢。
1.田徑競技運動突出的是競技性,是以取得優異運動成績和獲得比賽勝利為主要目的的。而田徑健身運動以健身、娛樂為目的,競技功能被弱化,大眾易于接受。
2.田徑競技運動的目的決定了運動員必須掌握難度較大的專門技術。但對于健身者來講,由于田徑運動技術來源于人體基本運動方式,是自然本能的動作,大部分項目簡單、易學,便于廣泛開展與普及。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健身知識,不經過特殊的學習也能進行鍛煉。
3.田徑競技運動項目多、固定不變,但運動員專業分工明顯。而田徑健身運動由于內容豐富,鍛煉形式多樣,人們不必拘泥于特定的項目,可供選擇的余地較大。同時這個特點也為田徑運動的進一步拓展和開發提供了可能。
4.田徑競技運動有專門的場地、器材和比賽規則。作為健身項目時,開展田徑運動可以不受場地、器材和規則的嚴格要求和限制。在空曠的田野、房前屋后、公園空地、公路、沙灘或是山地,都可進行快走、慢跑、跳躍、投擲等練習,使得田徑運動非常易于在群眾中開展。
5.田徑競技運動進行的是高強度和大運動量的訓練和比賽。田徑健身運動的練習強度和運動量,可根據練習者不同的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等因素進行自我控制和調節,以適宜的運動狀態達到最佳的健身效果。
6.田徑運動項目沒有練習者之間的身體接觸和沖撞,極大地減少了運動傷害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五、改革田徑競技運動項目以適應健身活動需要
把握健身活動項目的規律,如何在目前廣泛開展的田徑競技運動項目的基礎上,有選擇地利用已有項目,開發新的田徑健身項目,這要從現代健身運動項目的特點進行分析。現代健身運動項目具有娛樂性、健身性、時尚性、自主選擇性、易操作性等特點,人們進行健身活動得到的是健康、自由、心情舒暢。而競技運動體系的項目具有教育性、競技性(包括體力的極限性)、強制性等特點,作為一般的健身者,這些特性他們是不樂意接受的。所以,對田徑競技運動項目進行改革和健身項目設計,就要突出健身功能、娛樂功能,使其易于操作、具有時尚性,弱化其教育、競技功能,使越來越豐富的田徑運動健身項目,逐漸取代競技類項目。田徑運動項目的改革針對田徑競技運動項目與其他健身項目相比存在的不足,有的放矢地進行改革,就要從降低項目難度,提高可操作性入手,主要進行三方面的改革。
1.田徑運動器材的改革。田徑競技運動項目中所使用的器材,田徑競賽規則都有嚴格的規定,以保證比賽的公平性。但用于健身活動時,其弊端暴露無疑:有的是受身體條件的限制,承受不起某些器材的重量;有些器材太過復雜,如撐桿跳高等。所以,遵循健身原則的要求,田徑運動器材的改革要突破競技體育的模式,改造、設計出安全性高、趣味性強、易于操作的健身器材。
2.田徑運動規則的改革。田徑運動競賽規則是由國際業余田徑聯合會批準執行的。田徑競技運動項目的比賽方法、比賽場地、裁判員的職責與分工、器材標準等在競賽規則中都有明文規定。但就健身項目來講,這些規則顯得過于繁雜,不切實際,執行起來很不方便。對于已降低了難度、改變了技術結構、降低了器材標準、參與者水平又參差不齊的田徑健身項目,如果還采用國際田聯的統一標準將變得毫無意義,必須制定與田徑健身項目相適應的田徑健身運動規則。
3.田徑運動技術的改革。現在,田徑競技運動已經從最原始時期的生活勞動技能、娛樂游戲,演變成了專門性的競技比賽項目。這種趨勢顯然與體育健身項目所要求的“易操作性”有著明顯的沖突,復雜的技術一般的健身者難以掌握。所以,把這些田徑運動項目技術難度予以適當降低,使其符合一般健身人群的身體素質水平,再現其原始狀態,勢在必行。
我們在從事田徑健身運動的研究時,應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當代田徑運動,不能拘泥于老的條條框框,不能一直在競技類田徑運動項目里面打轉,在挖掘傳統項目的基礎上,要大膽創新,推出新的田徑健身運動項目,到實踐中進行檢驗、淘汰、修改、完善,這樣我們才能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充分認識和挖掘田徑運動的健身價值,完成田徑運動從競技到健身的嬗變,以豐富田徑運動健身項目。
參考文獻:
[1]文超.田徑熱點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
[2]時蓉華.社會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張貴敏.田徑運動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4]王欽若.田徑[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5]孫慶杰.田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姜麗娟,閻蕾蕾.如何使田徑運動在實施全民健身計劃中發揮更大作用[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32.
[7]李文輝,陶于.試論我國田徑健身體系的建立[J].體育與科學,2000(21).
[8]周新華,李勤.建立田徑健身課程體系的探討[J].體育函授通訊,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