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對母親的怨言不少,結婚后住在一起更是沖突多多。她總是挑剔我,這個不好,那個不對,不僅互相無法溝通,精神上還壓抑。后來,我又突然發現:由于母親從小對我嚴厲,我現在對人也苛刻;由于母親跟父親經常吵架,我也只會用爭吵來解決問題;由于母親是一個愛跟人唱反調的人,所以我長大后也是這樣。
這一刻,我為自己的不完美,找到了最完美的解釋。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瞬間襲來,原來,我的不好不是因為我真的不好,而是因為我有這樣一個母親。
在做本期母親節特別策劃的時候,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如果說,我一切的缺陷和痛苦都是由母親造成的,那么母親的缺陷和痛苦是不是要歸咎到她母親的身上呢?而以后,當我的孩子也如此埋怨我時,我該怎么辦?如果這樣一代代地埋怨下去,何處是盡頭呢?
突然意識到,我之所以埋怨母親,不過是推卸自己應該對自己負的責任罷了。相對于母親帶來的那一點不良影響,我更多地抹殺了她為我的成長所付出的辛勞以及那些積極向上的優點。我并不了解供養一個孩子成長、學習所要付出的艱辛,我更不了解將全部心思放在孩子身上而忽略自己感受的忘我情懷。我只是一直一直在索取,索取關愛、理解、原諒,這一切還必須都是無條件的。我希望母親像圣母那樣,不僅毫無瑕疵,還要任勞任怨,就連我的錯誤,她也要攬過來替我扛。
當一個女人只知索取不懂感恩,她如何能承擔起意味著犧牲、奉獻的母親職責呢?有了孩子之后,她也許會埋怨因為照顧孩子而失去工作機會、失去了玩樂的時間、失去了自由……以這種心態養育出來的孩子,又會受到多大的傷害呢?如果孩子仍以埋怨的心態生活,那么痛苦真的要一代代地傳遞下去了。
所以我要對大家說,如果你的母親曾經無意中傷害過你,請相信她絕不是故意的。那些不恰當的做法和言行,不是一個母親的問題,而是所有母親,包括我們的母親以及未來終將成為母親的你和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出現的問題。
有一個公益廣告讓我記憶深刻: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看到媽媽辛勤工作一天,回家仍要給外婆洗腳后,他也學著給媽媽端來一盆洗腳水……當我們苦思冥想如何才能不傷害孩子、如何不犯錯時,反而忽略了愛的遺傳力量更大更深遠。傳遞的愛越多,傷害自然就少了。如何把愛傳遞給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愛人呢?從這個母親節開始,讓我們先學會去體諒、去愛、去感恩那個并不完美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