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往往與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底蘊、先進的教育理念、出色的辦學業績、卓著的社會聲譽、敢為人先的實驗精神和先行一步的示范效應等品牌符號聯系在一起。從這個意義上說,一所名校就是一個品牌。
名校品牌的提升不能僅僅靠政府的獎杯,更多的要依靠群眾的口碑,百姓最認可的學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名校。作為新時代的管理者,就要敢于向企業借鑒學習,以品牌的提升實現自我的超越。
文化是品牌的核心。品牌提升就是要堅持文化亮校。一所名校歷久不衰,積淀的首先是文化。任何一所名校積淀的文化,打開來,都是充盈的精神寶庫和豐厚的思想財富。堅持文化亮校,就是進一步挖掘名校文化的深刻內涵。豐富其文化育人的現實意義。2009年秋學期,南菁高中部整體搬遷至敵山灣新址,借易地新建的契機,學校著力打造“生態化、人文化、數字化”的新南菁。歷史文化軸是校園建設中的亮點——以復制過來的老校門為標志,校史館、沈鵬藝術館、書院碑廊等代表性建筑與書院時期的石轂和井圈有機結合,將南菁書院厚重的文化氣息烘托得恰到好處。學校還著力于制度文化、教師文化和學生文化建設,以正確的思想引導人,以高尚的情操熏陶人,以科學的制度規范人,以實干的精神帶動人。充分調動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營造和諧、穩定而又充滿活力的校園氛圍。
質量是品牌的生命,品牌提升就是要堅持質量立校。教育教學質量是名校的聲譽所在,是名校發展的基石。南菁高中對教育教學質量的追求更看中的是所培養學生的素質。學校開設多極互補的校本課程,努力塑造未來強者。充分尊重學生,重視學生的自主選擇,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推行干部競選和輪換制,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通過開創并完善德育特色文化活動、創設眾多的學生社團。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創新的舞臺。在這種背景下,學生不僅可以考取或自主招生錄取到重點大學,更重要的是學生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為今后到大學深造、走上工作和科研崗位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教育質量不同于教學效率,效率是質量的靈魂。江蘇省2009年暑假推出的“五嚴”規定從政府法規的層面來了個撥亂反正,給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不良辦學行為畫上了一個休止符。這是名校超越發展的突破口。圍繞建設高效的課堂,開展有效的教研,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規范辦學,南菁高中牢固樹立教師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抓住“教育與文化的交融點”和“教學與科研的結合點”,通過校本研修、提升學歷等途徑,實施“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的戰略轉換,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促使教師的專業成長,走出了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特色是品牌的標志,品牌提升就是要堅持特色名校。堅持特色名校,就是在傳承優良的辦學傳統的同時,與時俱進地創造新的特色。南菁高中在堅持和發揚學校“自主為先,學科培優”的傳統特色外,繼續發展和完善“國際融合”的特色。“自主為先”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傳統經驗,它反映了南菁學生以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和自主創新發展能力突出而聞名的素質特點。“學科培優”是南菁教學工作的傳統優勢,它反映了南菁學生以知識面廣泛、競賽成績領先和高考成績一流而見長的知識素養。“國際融合”則要繼續加快中外合作交流步伐,深化辦學層次。2009年名震清華的自主招生面試第一名高祺同學就是學校加強特色建設后的實例。他的廣博、機敏、深刻、睿智折服了所有的教授,成為有史以來享受清華招生降60分的最高優惠的四人之一。
品牌提升的實質是內涵發展。我們相信。以品牌提升為抓手,從理念、質量、人格、學術中求得跨越,名校必將在新征程上實現生長式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