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小的長跑體現了湖塘橋速度;湖小的成長彰顯了湖小力量:湖小的發展成為武進教育的范例!由內而外的湖小力量來自何處?
基石:來自政府的推力
教育集團成立以來,武進區委區政府和區教育局、鎮村兩級領導給予充分信任,以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為重點,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優化資源配置,為武進新城區的居民提供了便捷、優質的教育服務,為解決“上學難”、“上好學難”問題闖出了一條新路,打開了一個“缺口”。他們站在歷史的新的起點,實施公辦學校教育均衡化發展戰略,各個校區由總部的副校長蹲點負責、各執行校長具體負責。
脊梁:來自團隊的合力
特級教師,百煉成鋼終出爐。莊惠芬副校長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特級”零的突破,給湖小教師帶來了巨大的驚喜。也給他們這群優質教育平民化的理想主義教育者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從此,湖小的優質教師群體,以細胞裂變的方式發展起來,不斷地相互影響著、喚醒著、激勵著。
力量:一個更大的同心圓
湖小集團各校區有統一的辦學理念和師資培養、質量管理模式,又通過輸血療法、心理療法、特色療法、基礎療法、魅力療法、創優療法,幫助每個校區找到自己的定位。北校區被評為“江蘇省藝術特色學校”;南校區被評為“江蘇省游泳特色項目學校”;花園校區被評為“江蘇省書法特色學校”;何留校區成為了“詩化的學校”;周家巷校區著力打造“科技特色學校”;大壩校區著力打造“棋類特色學校”,形成了集團化辦學的特色立校、一體發展的良性局面。既有共性的發展特色,又有“校區特色”,凸現“1+X”湖小集團特色。
作為武進區優秀校長項目工程專項課題的領銜人,奚亞英校長把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周邊學校。使周邊農村學校的辦學思想得到了更新,校長的素養得到了提升。教學的質量得到了提高。通過義務支教,使湖小的力量延伸到蘇北、新疆等地,讓更多的學校也來拷貝湖小的成功。每年湖小都有教師帶著學校的期望與囑托走向各地。莊惠芬副校長說,支教是一次夢想的遠征;吳偉鋒主任說,支教是收獲一種財富;年輕的史俊老師說,支教是一次成長的蛻變;綿竹班王曉波老師說,支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他們的腳步遍布五湖,他們的心愿遍及四海,畫一個更大的同心圓,我們期待奚亞英和她的平民教育思想傳播得更廣、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