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獨家策劃,我們將要探討的問題是:名校的超越。顯然,這是對本刊今年第一期獨家策劃“名校是怎樣煉成的”——名校的生長問題的一個繼續和深入。如果說“名校的生長”著重探討的是名校生長的原點以及特色、品牌的形成,那么,“名校的超越”著重探討的則是名校在特色、品牌等形成以后如何創新和發展的問題。
超越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對大多數校長和學校而言,超越比生長更具挑戰意義:
他們必須明白:我從哪里來——名校文化的根在哪里?名校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在名校文化生長直至成為品牌的歷史長河中,哪些人、哪些理念(思想、主張)、哪些改革舉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等等。
他們必須明白:我現在何處——與既往相比,名校生長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對名校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戰?在生存與發展中,名校遇到了哪些難題、有哪些不適?等等。
他們同樣必須明白:我將向何處去——人類社會與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走向是什么?名校怎樣在巨大的歷史變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準確定位自己前行的方向?怎樣在優秀文化的傳承中找到名校文化新的生長點并以科學的姿態規劃、實施?等等。
為此,我們在江蘇江陰英橋國際學校舉辦了名校發展論壇,在專題討論“名校的生長”的同時專題討論了“名校的超越”。本期獨家策劃的三個部分(觀,最——著名校長關于名校超越的文化主張,典型——名校超越的個案分析,視點——專家關于名校超越的點評),基本上都是本次名校發展論壇的思想的果實。限于版面,我們無法窮盡“名校的超越”的所有問題。我們做這樣一期策劃,只是想引起教育實踐者和教育研究者對這個問題的關注。
其實,探討“名校的生長”不是目的。探討“名校的超越”也不是目的。我們的思考從始至終指向一個問題,這就是:學校教育的真正使命到底是什么?
當代哲學家周國平先生曾用兩個詞概括人生的價值:一是優秀——人之為人的精神稟賦發育良好,成為人性意義上的真正的人:二是幸福——最重要的成分是精神上的享受,它以優秀為前提。“優秀”也好,“幸福”也罷,皆取決于人性的健康生長和全面發展。
若論教育的使命,使命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