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猶如語文教學的雙翼,彼此必須密切配合,同步啟動,相互滲透,才能使語文教學振翅高飛。因此我在二年級開展了“隨文寫話”教學實踐活動。即以課文為寫話的突破口,及時地把寫話訓練有機地揉進閱讀教學,從而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興趣,促進寫話能力的提高。
一、品讀句段,學習寫話方式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是創造的基礎,處于小學階段的兒童模仿性特別強,小學生模仿習作也就成為一種必然。因此,低年級小學生寫話訓練應緊緊抓住兒童的這一模仿心理特征。
入選教材的課文篇篇生動、有趣,文中一個個優美的句子和段落,皆可作為寫話訓練的范例。我們應充分利用教材這個資源,引導學生仿寫。
1.句式仿寫
《秋游》一文中用“有的……有的……”的句式向我們展示了孩子秋游玩耍時的場景。在反復朗讀、充分品味這句話后,可引導學生結合周圍的環境(校園、公園、果園、菜園、田野等),模仿這個句子進行說話訓練。如“公園里,花兒爭奇斗艷,有的綻開了粉紅的笑臉,有的害羞地躲在媽媽懷里……”聯系實際來套用句式,孩子們“心中有物”,思維活躍,便會有話可說,有話想寫。其他句式的仿寫還有“……漸漸地……”、“……靜靜地……”、因果關系、轉折關系等。
2.連續動詞的仿寫
《朱德的扁擔》第三小節中這樣描寫朱德同志挑糧食的:“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其中“穿、戴、挑、爬”四個動詞的準確運用非常值得學習。于是,我讓孩子模仿連續用幾個動詞寫做一件事。有的孩子寫做泥塑、有的寫吹泡泡,雖然有些詞語不夠準確,但只要經過舉一反三的練習,孩子們一定熟能生巧。
3.外形的仿寫
《美麗的丹頂鶴》一課中第二小節寫了丹頂鶴美麗的外形,作者從整體(一身羽毛)寫到局部(脖子、翅膀、頭頂)。這個片段是練習寫動物外形的好教材。通過反復的朗讀、體會后,讓孩子開始仿寫自己熟悉的一種動物。孩子們的作業妙趣橫生,讓人忍俊不禁。這兒摘錄一段:寶寶(貴賓犬)只有一尺長,穿著一件雪白的毛大衣,可神氣了!小小的臉上有兩只黑而發亮的眼睛,活像兩顆黑寶石。
4.對話的仿寫
二年級上冊中有許多課文都有對話的描寫,《小鷹學飛》、《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等都是最好的寫話教材范例。首先讓孩子認識“冒號”、“雙引號”在方格中如何標,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范例,還讓孩子抄寫了一遍,最后以《買文具》為題作了對話的嘗試練習。在大部分學生掌握了的情況下,又采取一對一、生幫生輔導的形式教會其他暫時落后的學生。在后面的時間里,又安排了《飯桌上的對話》、《買蔬菜》兩次練習加以鞏固。如今,80%的學生會進行對話的描寫了。
二、讀文賞圖,畫寫結合
葉圣陶先生說過:“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并結合課文內容,啟發學生想象說話、寫話。比如,在學習古詩《登鸛雀樓》時,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文插圖,想象詩中“夕陽西下”的景色,擴展“詩人感嘆”的情節,從而把古詩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既理解了古詩,又訓練了說話寫話的能力。
另外,繪畫、寫話也是深受學生喜愛的一種寫話練習。學習《練習1》上“學會祝賀”口語交際時,鼓勵學生動手動腦,親自實踐,自己設計一張賀卡。二年級的第一次寫話課,我安排在教師節前一周:
師(興致勃勃地):還有一周時間就是教師節了,你準備送什么禮物給老師呢?
學生的答案千奇百怪。
師:其實,老師最希望收到的禮物是出自我們小朋友之手。你能親自做一張卡片送給老師嗎?
生(幾乎是高聲齊答):能。
接著,我和孩子們討論用什么紙,畫些什么,寫些什么……第二天,孩子舉著自己親手做的卡片帶來了。
師:孩子們,你們的賀卡真漂亮!能告訴我是怎么做的嗎?
然后把做賀卡、送賀卡的內容寫下來。
第一單元以“秋天”為主題,可結合本單元課文,引領學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秋天的氣息,并用圖畫和文字把秋天描繪下來。在這樣富有創意的活動中,學生一定會想寫樂寫。
總之,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拓展寫話訓練的方法還有很多,關鍵在于我們怎樣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從中挖掘寫話資源,多種形式地以讀引寫,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為中高年級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海門鎮中心小學)責任編輯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