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杜拉斯是法國當代最著名的女小說家、劇作家和電影藝術(shù)家。她的作品不僅內(nèi)容豐富、體裁多樣,而且尤其注重在文體上表現(xiàn)出新穎獨特的風格。因而使她一度被認為是“新小說”派作家。其實她的小說只是在手法上與“新小說”類似,重視文體的詩意和音樂性,但在構(gòu)思方面卻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繪貧富對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獨特的方式揭露社會現(xiàn)實。她的小說《塔吉尼亞的小馬》同樣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敘述模式,把虛構(gòu)與現(xiàn)實融為一體。這部作品主要講述的是兩對夫婦及一位好友同去山腳下一個荒僻的海邊村莊度假。久旱無雨的酷熱天氣使原本就乏味的假期籠罩在令人煩躁不安的氣氛中。對愛情的迷惘,對婚后一成不變的生活的厭倦,更使女主人公薩拉覺得仿佛生活在災(zāi)難之中。不久,薩拉在酒店結(jié)識一位男子,兩人一見鐘情、彼此吸引。然而,薩拉最終放棄這段私情,意識到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愛情,所有的愛情都是一種愛逐漸消失的過程。于是毅然與丈夫一起繼續(xù)旅行,去塔吉尼亞看那美得難以形容的小馬群。本文主要從這部作品入手,解讀其中體現(xiàn)出的作者寫作的三個要素。
一、自傳和自我情感
郁達夫認為:“一切文學(xué)作品都是自敘傳?!倍爬剐≌f的魅力就在于作品中自傳的色彩、氛圍和品質(zhì)。《塔吉尼亞的小馬》這部小說就與杜拉斯的個人生活十分接近。她曾就這部書的發(fā)表與她的朋友們,特別是她當時的情人迪奧尼斯發(fā)生過激烈的爭論,最后還是固執(zhí)己見出版了這部小說。同時為了安撫反對者們,在題詞中把書獻給了被涉及到的維托里尼夫婦:吉內(nèi)塔和艾里奧。
《塔吉尼亞的小馬》中的人物都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原型:
雅克——迪奧尼斯,他們都是一樣的英俊,善于游泳,愛思考,是理想主義者,幽默而尖酸。薩拉——杜拉斯,年齡快40了,做愛的欲望同樣仍然強烈,但不總是喜歡和一個男人做愛,而是夢想著有別樣的男人。雅克和薩拉之間也隨時可能分離。這正是杜拉斯與迪奧尼斯兩人生活的寫照。當時她和迪奧尼斯也感到疲倦了,杜拉斯不再想過這種枯燥、約束的生活。薩拉同樣表現(xiàn)出一種生硬的性格,想獨自生活,認為這樣就可以不再打擾親近的人。吉娜——吉內(nèi)塔·維托里尼,聰明、美麗和深刻,做得一手好菜,對待女朋友溫柔有禮,對男人卻很冷酷。呂迪——艾里奧·維托里尼,活潑,隨和,身上散發(fā)著一種感性的魅力,只鐘情于自己的妻子和她的美食。小說中的薩拉對呂迪懷有深厚的友誼,在任何情況下總是對他十分信任,現(xiàn)實中杜拉斯與艾里奧之間也正是這樣。此外,杜拉斯也把自己對兒子烏塔的愛帶到了小說中。杜拉斯從知道自己懷孕開始就處在一種極端的興奮之中?!拔业纳c他的生命相連,取決于他的生命,他最微小的一點變化也能牽動我的生命。”而在小說中,主人公薩拉也曾向他人承認說自打孩子出世的那一刻起,她一直生活在狂熱之中。小說中母親與孩子的一段對話:“我對你的愛比海更寬廣無邊。超過大西洋嗎?超過大西洋,超過所有存在的一切。那么不存在的東西呢?也超過所有不存在的一切?!笨梢钥闯瞿笎圩匀恢卑椎亓髀?,毫不掩飾,毫不虛假。
二、戰(zhàn)爭——死亡與罪行的主題
“死亡和罪行游蕩在她所有的小說、劇本、電影和訪談錄里?!薄八劳鍪且磺械拈_端?!薄爸挥兴劳鲞€讓她感興趣,肉體的死亡,死亡之后的世界?!薄镀届o的生活》是以舅舅的死開始,《抵擋太平洋的堤壩》以一匹馬的死開篇,而在《塔吉尼亞的小馬》中則是以掃雷工的死為開端。一個年輕人被一枚二戰(zhàn)以來就埋在沙子里的地雷炸死了,他的年邁的父母來到山中搜尋他尸體的碎片。在小說中講述的愛情、孤獨和個人悲劇的背后,掃雷工的死亡隱藏著另一個悲劇:戰(zhàn)爭和罪惡。杜拉斯沒有直接描述戰(zhàn)爭所帶來的死亡的場面,而是描寫了掃雷工年邁的父母以及周圍人對于這件事的反應(yīng),以一種非直觀的敘述帶給讀者更為深刻的悲慟。
為什么要描寫悲痛?因為越是讓人感到悲痛就越是能激起人們對于罪惡的戰(zhàn)爭的痛恨和對戰(zhàn)爭的反思?!袄蠇D人一直沉默不語,她眼神沒落,但似乎又都是含著淚的?!边@樣一個善良無辜的人,卻為何要承受這種本不應(yīng)該由她來承受的痛苦呢?這都是罪惡的戰(zhàn)爭所帶來的惡果。杜拉斯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對戰(zhàn)爭的強烈反感和對法西斯的深惡痛絕,在《年輕的英國飛行員之死》中也能發(fā)現(xiàn)。她本人心愛的小哥哥也正是死于法西斯之手。掃雷工尸體的碎片被裝在一個小小的肥皂箱中。面對這個肥皂箱,與《年輕的英國飛行員之死》中面對那位年輕飛行員的墓碑時一樣,人們惋惜如此年輕的生命就這樣被戰(zhàn)爭奪去了,同時也在擔心還會有無辜的人遭遇這種不幸。而在著名的《廣島之戀》中,那個年輕的日本男子反駁法國女演員說:“不,你在廣島什么也沒看到?!倍輪T說她看到了,看到了醫(yī)院、博物館、被火燒死的人的照片、光著的身體、某一個早上突然頭發(fā)全部掉光了的廣島婦女、皮膚還在冒煙的孩子……這都是對戰(zhàn)爭的反思。
戰(zhàn)爭雖早已結(jié)束,但它的影響還是無處不在。在戰(zhàn)爭期間投下的無數(shù)炸彈還沒有被引爆,沉在海里,埋在地下,《塔吉尼亞的小馬》中就是一顆藏在山中的炸彈造成了悲劇。戰(zhàn)后的人們?nèi)耘f在遭受著之前的戰(zhàn)爭留下的痛苦。正如杜拉斯所說:“戰(zhàn)爭是沒有假期的?!?/p>
三、詞語的雙重含義與對話間的空白
從《塔吉尼亞的小馬》開始,杜拉斯不再以作品中的人物自己的口吻來表達感情,不再站在他們的位置上,從他們的內(nèi)心描寫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事,而是傾向于只通過人物的外在行為、他們的對話來表現(xiàn)他們的感情和內(nèi)心活動。這部《塔吉尼亞的小馬》可以說就是由一段段看似松散、無聊,有時甚至是語義不明的對話串聯(lián)而成的。此外,她還放棄了古典的美學(xué)觀,接受了關(guān)于寫作的新概念:詞語之于小說就像音樂之于劇本。在機械的和外在的含義之外,它還賦予語言一種詩化的含義。對此有人這樣評價道:“她對重復(fù)的運用,詞語咒語般的回旋,它們在句子里撞擊著原來日常的含義,帶著一種難以名狀的光暈,任何分析都不能觸及它們的靈魂。”這些對話中的詞語都帶有雙重含義,它們的表層結(jié)構(gòu)反映的是一種表述的形式,而深層結(jié)構(gòu)則表現(xiàn)的是表述的內(nèi)容。例如以下的段落:
“試試仰泳?!彼f。
“試過一百遍了,沒用,有些事就是這樣。”
“還是試試吧,我希望你學(xué)會?!?/p>
“有些東西是永遠也學(xué)不會的,這沒用?!?/p>
再一次,她試著向遠處游去,但游泳總是讓她精疲力竭。
“哦,我多想學(xué)會游泳啊!”她說。
這里的“游泳”已不單純指的是游泳本身,而指的是薩拉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她對她和雅克之間的愛情已經(jīng)失去了興趣,失去了往日的熱情。她一方面想對她們之間的愛情作出努力,渴望能夠依舊抱有對愛情的新鮮感和熱情,想努力去維持,不讓自己厭倦:“哦,我多想學(xué)會游泳啊!”而且她也真的為此付諸了實踐:“再一次,她試著向遠處游去。”但“游泳總是讓她精疲力竭?!彼稚聿挥杉旱貙Υ水a(chǎn)生了厭煩感。她心里其實很清楚,她沒有辦法不對愛情產(chǎn)生這種厭倦的感覺,也沒有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或是說她沒有勇氣去解決,從而便聽任自己的感覺,放棄了努力:“有些東西是永遠也學(xué)不會的,這沒用?!?/p>
除了附加給話語雙重含義,杜拉斯還在它們之間創(chuàng)造了空白。小小的空白成為作者操縱的具體化,如同在墻上挖了許多小洞,以便我們的刺探?!按烫健逼鋵嵤且环N想象。這種激發(fā)想象的技法使杜拉斯的小說有了深度。
“您呢,您要過河嗎?”船工問薩拉。
“不,”薩拉說,“太遲了?!?/p>
“太遲了”是真的太遲了嗎?我想是薩拉在她與陌生男子之間可能開始的充滿激情、新鮮感的生活和與丈夫之間已經(jīng)變得平淡乏味的生活兩者中作出了選擇。她選擇了回歸自己原本的生活,鼓起勇氣去面對已經(jīng)慢慢淡去并令她厭倦了的愛情。同時我們從這句話中似乎也聽到了一絲惋惜:“太遲了。”也許薩拉真的想去赴約,但真的是遲了。簡短的對話之間留給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話語背后的空白,讀者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補。是薩拉故意使自己遲到還是以此為借口?“太遲了”可能是她不愿作出選擇的一個借口,而不是因為她自己作出了選擇。還有薩拉做出轉(zhuǎn)變之前呂迪對她說的一句話:“愛情是沒有假期的,那根本不存在。面對愛情,必須承受煩惱和一切,它是不可能有假期的?!笔沁@句話給了她勇氣去選擇面對現(xiàn)實的生活還是出于別的什么原因?薩拉在尋找答案的同時,讀者自己也在尋找,最后他們都會找到答案。
杜拉斯通過這部作品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觀點:“世界上任何一種愛情都不是完美的愛,誰都無能為力。”“所有的愛情,都是一種愛逐漸消失的過程?!薄皭矍槭菦]有假期的,那根本不存在。面對愛情,必須承受煩惱和一切?!彼ㄟ^小說中真實的自我情感以及對于歷史俯瞰式的洞察力,對人物場景富有張力的描寫和深邃的表現(xiàn)力,讓人讀后唏噓不已而又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法]勞拉·阿德萊爾著.杜拉斯傳[M].袁筱一譯.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
[2][法]瑪格麗特·杜拉斯著.寫作[M].曹德明譯.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
[3][法]瑪格麗特·杜拉斯著.塔吉尼亞的小馬[M].劉云虹譯.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
[4][法]瑪格麗特·杜拉斯著.廣島之戀[M].邊芹譯.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