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QQ,系統提示:“陽光少年”評論了你的《讀書與看電視的利弊比較》。急忙打開空間,看到下面的內容:看了你的文章,仔細想想,說的有道理。以前看電視《紅樓夢》,吸引人的只是里面的人物,王熙鳳的厲害,賈寶玉的貪玩,林黛玉的好哭……現在讀《紅樓夢》這本書,發現在讀的時候必須非常投入才能看懂,要不斷地去想才能讀明白。有時看到寫得好的句子,總會不自覺地多讀幾遍,記住了好多詞語。有一次,我在寫作文時把《林黛玉進賈府》中的“可憐辜負好時光,于國于家無望”用上了,老師還表揚了我??磥硪院笠嘧x書。謝謝您的文章提醒!
看來,我這次又成功了。
前段時間,妻子幾次打電話說兒子放學就看電視,不讀書了,也不能及時完成作業,有時叫吃飯也叫不動。為此事,娘倆沒少吵架,可還是無濟于事,便問我該怎么辦。
我最近兩年在外地工作,平時一個月回家一次。兒子上小學六年級,以前很喜歡讀書的。我也喜歡讀書,所以在買書上還是很慷慨的,家里的藏書裝了滿滿兩書架。我在家時經常帶兒子去書店,看到好的書買回來一起讀。
月末回家,我專門到書店買了本劉墉的《做個快樂的讀書人》送給兒子。
“為什么最近不喜歡讀書了呢?”
“作業太多,累了就想看電視。再說,媽做飯時也開著電視……”
我和兒子是單獨談的,兒子說了些沒跟媽媽說過的話。
回單位后,我查找了一些關于讀書、看電視和上網利弊比較的文章,寫了《讀書與看電視的利弊比較》,發表在空間里,很多網友留言支持。今天看到“陽光少年”的評論,感覺兒子對這個問題已經有自己的體會了。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都明白了,“陽光少年”就是我兒子,也是我的網友。
我和兒子成為“網友”已經兩年多了。這事還要從兒子上四年級時說起。
有一天,妻子打電話告狀,說兒子最近放學很晚才回家,說是到同學家去做作業。后來妻子多方跟蹤調查,才發現是去了網吧。妻子在學校見多了學生迷戀網吧的現象,知道兒子去網吧后,簡直要急瘋了。兒子回家后,兩個人的“戰爭”爆發了。
“你怎么能去網吧?不知道網絡是害人的嗎?你看看去網吧的都是什么樣的孩子!”
“同學都會上網,我為什么不能上網呢?上網怎么了?上網可以查資料,看新聞,同學從網上知道的可多了。”
“那也不行,從今以后放學必須回家?!?/p>
“就不!除非家里安電腦!”
因擔心兒子上網,家里一直沒買電腦。雖然兒子以前也接觸過電腦,但妻子看得緊,沒有機會,兒子也沒有強烈抵觸情緒。升入高年級,交往的同學多了,信息的渠道廣了,網絡的吸引力超過了妻子的管制力。
咋解決這個問題呢?堵不如疏!我決定買電腦,裝寬帶。妻子雖對我的決定不贊成,但她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同意了。
在具體操作前,我們一家三口開了個“圓桌會議”,約定裝電腦后必須共同遵守三條:一、只能在周六、周日時間上網,每天上網不能超過兩小時;二、上網做有意義的事,不能玩游戲,瀏覽不良網頁;三、如果是因為上網完不成作業,影響了成績,立馬撤掉。兒子爽快地答應了。
安上電腦后的幾個星期,妻子沒報告什么情況。
一天晚上十點多,我正在寫東西,妻子突然打來電話,說兒子還在上網,好像是在QQ聊天,讓他睡覺也不去睡。
看來兒子對網絡的應用超出了我的預期,必須主動出擊了。我讓妻子搞到了兒子的QQ號,決定加兒子為好友。星期六晚上,到兒子上網的時間了。我用實名發出好友邀請,兒子很快通過了我的邀請。
第一次和兒子在網上聊天,挺新鮮的。雖然兒子打字慢些,但我們聊的內容卻不少。聊了他最近的一些學習生活情況,還就剛發生的“5#8226;12汶川大地震”談了各自的感受。突然我感到兒子真的長大了,說出了很多我沒想到的話。這次聊天讓我發現,網絡在親子交流中確實有很多優點。我們整天說要和孩子平等交流,但面對面交流時,家長的威嚴往往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來,給孩子以無形的壓力。網絡交流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我決定以后好好地利用這一平臺。
和兒子成為網友后,每周六晚上幾乎成了我們約定的交流時間。每當看到一些好的、適合的網站,我會在第一時間推薦給兒子。兒子看了好的文章,也總是把地址發給我。有一次他發給我一篇關于動物也有親情的文章,我看后感動了好幾天。
一次,看到兒子的空間轉了好多古今中外的名著,我留言談了看名著要學會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選擇了就要精讀的看法。兒子回復說“我正發愁這么多的書怎么看呢。我喜歡軍事,就先從與軍事有關的開始吧。謝謝老爸的建議?!?/p>
但不好的事情還是來了———兒子上網玩游戲了。妻子發現時,他已經玩了有一段時間了,常常是在睡覺后又偷偷爬起來玩。
這可是個大問題,很多孩子迷戀網絡都是因為玩游戲。
又到周六了,我決定在QQ上和兒子好好聊聊這個問題。
“為什么要玩游戲呢?”
“開始時是聽同學說好玩,后來心里煩的時候就想玩。”
“為什么煩呢?”
“有時是學習上有壓力,有時是心情不愉快。”
“怎么不跟媽媽說說呢?”
“她只會整天嘮叨學習,更煩人?!?/p>
原因找到了———妻子和兒子的溝通出了問題。這次要先做妻子的工作了。
于是,我打電話和妻子談心:“孩子大了,變化很快,我們不能用原來的觀念、方法來對待孩子了。只有家長和孩子在同一個頻道上變化,才能保持和諧。多學習,多理解,讓孩子感到我們是朋友,他才能把心里話說出來。成績只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方面,健康快樂才是我們想要的。”
妻子也承認自己好嘮叨,太關注孩子的成績了,以至于兩個人在家里說話吵架的時候多,親近的時候少??傁胫獌鹤涌紓€好大學,有時候就控制不住自己。今后先改變自己,多給兒子獨立的空間,多和兒子心靈交流。
兩天后,我寫了《一個媽媽的希望與苦惱》發在空間里。周六打開空間,看到兒子來過的足跡。
事情過了一個星期,在兒子的空間讀到了《向游戲說“再見”》的文章。我推薦給妻子,她看后笑了:“兒子這幾天變得懂事了,知道體諒我們了……”
見習編輯 吳忞忞mwumin@qq.com
www.mochou.cn“在線投稿”《家教與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