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其
(邛崍市農村發展局,四川 邛崍 611530)
邛崍蜜源植物品種多,面積大,蜜粉源植物資源豐富,春季有油菜、柑桔,夏季有山花、瓜類花,秋季有山花、茶花,冬季有枇杷、桉花等,為養蜂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近年來,隨著國家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等環保項目的實施,過去消失的蜜源植物得到重新恢復。
邛崍蜂種資源豐富。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自然繁衍和飼養了許多優良的蜜蜂品種。西方蜂種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引進飼養,經過引進觀察和選擇,到目前為止,西蜂品種以意大利蜂、卡尼拉鄂蜂、喀蜂為邛崍主要的飼養品種。我市除了中蜂和西方蜜蜂外,在山區的叢林中,尚蘊藏著野生的小蜜蜂。另外,從美國引進的優良蜂王正在我市蜂場進行適應性觀察。
近幾年來邛崍養蜂業飛躍發展,先后參加了由四川省蜂業管理站組織實施的《優質蜂產品生產技術項目》、《中蜂新法飼養技術項目》、《無公害蜂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蜂場項目》、《不同蜜蜂生產區抗逆增產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項目》、《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成都綜合試驗站示范縣(市)項目》、《國家蜂產品溯源體系建設項目》等,通過項目的實施,蜂農們把質量和安全的要求落實到了養蜂生產過程中,樹立了蜂產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意識,具備了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我市蜜蜂飼養呈現兩種類型:一類是飼養西蜂的農戶,多數為專業養蜂,家庭經濟收入主要靠養蜂生產出售蜂產品為主要來源。由于西蜂主要靠利用大宗蜜源,生產方式主要采取走南闖北、追花奪蜜的大轉地形式,蜂場規模化、專業化程度高,無公害蜂產品標準化生產能力強,蜂場轉地放蜂線路和生產技術成熟,蜂農經濟收入增長穩定。二類是飼養中蜂農戶,為副業或兼業性質,一般采取定地飼養或離土不離鄉的小轉地方式,利用農閑和業余時間對蜂場進行飼養管理。相對于西蜂,飼養規模小、飼養成本低、出售蜂產品收入也少,但在農村中的比較效益仍然十分突出,中蜂飼養主要分布在我市的山丘區。
4.1 建立優質蜂產品生產基地發揮養蜂專業合作社的作用,邛崍蟲鑫蜂業專業合作社已經被評選為全省、全國的優秀農村專業合作社,依托專業合作社把全市蜂農組織起來,實行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品牌化運作、質量可追溯,采用"合作社+蜂農+基地"的發展模式,建成全國一流的優質蜂產品生產基地。
4.2 建立現代化示范蜂場 在現代畜牧業蓬勃發展發展的今天,養蜂現代化是蜂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市應率先在蜂農中實施現代化蜂場示范,配備放蜂專用汽車,配套蜂產品現場灌裝機,實現生產、灌裝、包裝一條龍生產。
4.3 建立蜂產品深加工廠 引進蜂產品深加工企業,建設一座精深加工能力達3000噸的現代化生產工廠。研究、開發、生產特色保健蜂產品,創立優質蜂產品品牌。
4.4 建設特色蜂療院 根據我市旅游資源,在臨邛古鎮、平樂古鎮、天臺山景區分別建設1個可同時容納50人的特色蜂療院,豐富我市的旅游服務內容,將療養、保健、養生、休閑等融為一體。
4.5 建立專業授粉隊伍 按照農業部《關于加快蜜蜂授粉技術推廣促進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在我市應組建一支專業授粉隊伍,開展對農作物專業授粉活動,提高我市蜂業知名度和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