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10日,荷蘭高級專家組織(PUM)中國項目負責人韓威先生(Wire Haandrikman)和駐京代表屠大熠到江西省就該組織專家在贛工作情況進行考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省外國專家局局長裴菲在南昌會見了韓威先生一行,并就物流、花卉、環保、旅游等領域開展廣泛而有效合作事宜與韓威先生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韓威先生先后考察了德安縣磨溪鄉的花卉種植基地、九江博萊農業生態園有限公司、彭澤縣牧業有限公司,與農戶和有關負責人進行了詳細交談,了解了項目單位希望專家組織解決的技術難題,表示將盡力為項目單位找到合適的專家。
荷蘭高級專家組織是荷蘭政府及歐盟資助的由各類專家組成的志愿者組織,擁有志愿者專家4000余人,專業涉及食品加工、環保、水資源管理、旅游、花卉、物流等各個領域。該組織是與江西省合作比較密切的專家組織之一,多年來為該省派遣了大批優秀專家,幫助有關單位解決了農業病蟲害、蔬菜栽培、生豬飼養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受到項目單位普遍歡迎。(饒國紅供稿)
芝加哥大學將在今年秋季設立北京中心
方摯
美國芝加哥大學將于今年秋季設立北京中心,以支持中國和芝加哥學者和學生之間進行跨學科合作。
北京中心將成為芝加哥大學來華研究生、本科生和教師,以及代表諸多學術研究機構的中方學生和研究人員的一個教育和研究基地。芝加哥大學在中國眾多研究領域已有廣泛和深入的參與,該中心將進一步加強這些參與合作。
該中心位于海淀區,將于9月15日剪彩,屆時多名諾貝爾獎得主和其他領先學者將聚集北京共同探討他們在經濟、古生物、音樂、醫學教育和其他主題方面的合作和最新研究。
芝加哥大學校長羅伯特·錦穆爾先生(Robert.J.Zimmer)對本刊記者表示,北京中心的成立代表著芝加哥大學與中國建立合作關系,促進研究、教育和交流。錦穆爾校長說:“北京中心將成為芝加哥大學在華開展學術研究的一個目的地和永久性基地。中國和芝加哥大學已經開展了一個多世紀的重要研究合作,該中心將進一步發揚這種傳統。”該中心將通過內容廣泛的三大范圍來促進學術研究:商學、經濟學和政策;科學、醫學和公共衛生;以及文化、社會和藝術。它還將為芝加哥大學本科生提供“亞洲文明”課程及中文培訓課程。該中心將涵蓋芝加哥大學(包括專業學院)的所有研究領域。
北京中心首任主任兼芝加哥大學政治科學系教授和中國政治經濟專家楊大利先生表示:“中國正在經歷令人矚目的巨大變革,美中學者建立卓有成效的合作關系,時不我待。芝加哥大學北京中心的成立將使我們能夠超越迄今為止已經取得的成績,開展更加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芝加哥和中國學者之間長期開展的合作研究有數十項,包括簡尼特·羅尼(Janet Rowley)醫生與中國醫院開展的白血病研究,保羅·塞利諾(Paul Sereno)教授與中國古生物學家合作開展的恐龍化石研究等。目前,芝加哥大學的本科生有機會與芝加哥大學的教師一起在北京學習語言和亞洲文明,這是以全球各地的知識遺產為重點的九大“國外文明”課程之一。中國的研究生可以在該地區開展人類學、歷史學等學科的實地考察和研究。
北京中心將是以芝大(北京)咨詢有限公司為名稱而運營的一家外商獨資企業。中心執行主任巴貝絲(Beth Bader)女士將負責日常運作,之前她曾管理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新加坡分校。北京中心不授學位。
北京中心的成立是芝加哥大學為打造其國際地位而邁出的雄心勃勃的又一步。2004年,芝加哥大學在巴黎開設中心,從而使教師能夠在國外講授芝加哥大學的跨學科課程,同時因貼近歐洲學者而使自身受益匪淺。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在倫敦和新加坡也設有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