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中韓兩國面臨許多共同的問題,如緩解嚴峻的就業形勢,有效提升人口素質等。韓國政府在促進就業、加強職業技術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制定了科學的、符合實際的政策與措施,十分值得中國借鑒。
不久前,大連市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叢一行6人,應韓中文化經濟友好協會的邀請,赴首爾市進行了以職業技術培訓為主要內容的培訓考察活動。他們先后拜訪并考察了首爾市廳的經濟振興局(相當于主管人才、就業、培訓的機構)、漢南職業專門學校(首爾市在職業技能教育方面的示范校)、韓中文化經濟友好協會、展現韓國尖端信息科學技術的數字媒體城DMC等8個機構,對首爾市在就業政策、職業技能教育培訓等方面進行了考察學習。
中韓兩國雖然國情不同,卻面臨許多共同的問題,如緩解嚴峻的就業形勢、有效提升人口素質等。韓國政府在促進就業、加強職業技術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制定了科學的、符合實際的政策與措施,不僅成效顯著,而且意識超前,十分值得中國借鑒。
首先,首爾政府為就業培訓埋單,大力扶助弱勢群體。首爾市廳經濟振興官鄭然贊先生介紹說:受金融危機影響,首爾市政府將破產企業員工、低收入家庭成員、高齡人口等納入援助對象,優先給予免費技能培訓的機會(沒有名額的限制)。對于有創業意愿的,除了提供場地、辦公用品、項目引導等幫助之外,還給予100萬韓元(人民幣約6000元)的啟動經費,使用期限和給予的扶持(包括營銷階段)時間為一年。
其次,首爾設有公立、私立技能培訓學校,以滿足就業培訓需求。首爾市目前共設立了4所公立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現在校學生3700名。其運行模式為:政府投資(去年是42億韓元),委托民營企業管理,定期對學校的硬件設施、師資力量、學科建設及培訓后的就業率進行監督和考核。當公立培訓學校滿足不了民眾的就業愿望時,政府會安排或個人自愿選擇到私立的繼續教育學校,這類學校目前的在校生為7.2萬名(含全日制及業余時間學習的學員)。
再次,首爾設立了公益性崗位,以安置高齡就業人群。截至目前,首爾市累計提供了10萬個公共性崗位,鼓勵有豐富工作經驗、有就業愿望的高齡(將要退休和已經退休)人群,從事環衛、園藝、育嬰、圖書管理、戶口調查等工作,并且今年專門成立了一個企業團體具體負責招聘、安置等工作,使之形成長效機制。
最后,首爾職業技術培訓,緊密聯系社會需求。通過考察首爾市“漢南職業專門學校”,王叢等人看到了該校的培訓模式與國內之不同。從設立專業看:該校學科設置不僅能夠緊跟行業發展和產業需求,還會根據學員的就業率進行測算,每一學科所需的課程及標準都定期、不定期地調整,如貴金屬工藝、美容美發、服裝剪裁等行業,是首爾市在國內發展最快的職業,也是目前就業率最高的行業,所以一直作為主打專業招生;從學校的硬件設備看,雖然它們設備不夠精密、尖端,但功能齊全、足以滿足實際需求。貴金屬工藝的培訓室內,焊接、模具、車床等器具一應俱全;美容護膚專業的教室內,美容床、霧化機等人手一臺甚至多臺,基本設施與實體店幾乎一樣,使學生走出校門即可上崗;美發、烹飪等也是采取實戰方式培訓。從教師隊伍建設看,選擇教師完全因專業、課程及實際需求而調整,80%采用靈活聘用制,下設的9個專業18個學科,每年培訓1000名學員,教職員工只有36人,大大節約了培訓成本。而且教師的續聘也直接與學生的就業率和職業技能鑒定通過率掛鉤。
通過參觀漢南職業專門學校、考察消費品市場及與韓國插花協會會長的交談,王叢感到,職業技能教育的發展,與地區行業及產業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首爾美容美發、插花、貴金屬工藝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促使了職能技能培訓的廣泛開展,而從業人員素質的提升又會使該行業更具實力和競爭力,所以這些行業不僅在韓國占有大量市場份額,在中國、日本等其他國家也擁有廣泛的知名度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相比之下,中國的貴金屬工藝行業還停留在家庭作坊式、師傅幫工式的低水平狀態,這種非正規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該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再如插花專業,隨著韓國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店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日常消費場所,一家地段好、不超過10名從業人員的花店一個月的純收入可以達到100萬人民幣,這是在國內任何城市都無法想象的。
韓國是一個比較重視國際交流和友好往來的國家,韓中文化經濟友好協會承擔了大量的工作。金英愛會長表示,韓國前期已與中國不少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特別是去年大連市18名職業教育學校校長赴韓國考察,與韓國在職業教育培訓方面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取得了顯著效果。韓方十分希望與大連在職業技能和師資力量的培訓方面進行深入合作與交流。
王叢一行最后與韓中文化經濟友好協會就人才教育和培訓、公務員培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行了洽談并達成了初步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