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地理大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類型齊全,豐富多彩。中國也是地理學的大國,正在努力建設成地理學強國。在建設地理學強國的過程中,地理教育是基礎,也是根基,中國必須建設成地理教育的強國。
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是國際地理聯合會為各國中學生搭建的一個重要平臺,由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IGU-CGE)與國際地理聯合會國際地理教育奧林匹克委員會合作舉辦。其競賽主旨是:激發學生對地理及環境研究的主動興趣;培養學生在地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提供正式接觸環境以及建立來自各地年輕學生間的友好關系,進而促進國家間的了解。
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占有世界1/5的人口,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如果缺乏中國的參與,就不能稱之為國際性的比賽。因此,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需要中國代表隊的參加,中國也需要與國際地理教育多聯系、多溝通。同時,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的舉行開闊了我國地理教育的視野,有利于掌握國際先進的地理教育思想,為我國的地理教育帶來了有益的對照和思考。
自2005以來,北京師范大學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已經開始承擔中國地理學會地理奧賽的組織工作。先后于2006、2007、2009年組織了3屆全國中學生地理奧林匹克競賽(高中),參加了2006、2008年兩屆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2009年組織了全國中學生地理知識競賽(初中),此外,還參與和組織了四屆全國地理小博士的相關活動。自2004年起,組織了6屆中國青少年環境地圖比賽。
中國地理學會地理奧賽工作組成立于2007年9月,設立在北京師范大學地理與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王民教授被任命為地理奧賽工作組組長。中國地理學會地理奧賽工作組由于工作成績突出,在2010年中國地理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上,榮獲中國地理學會“學會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我國已成功申辦2016年國際地理大會,屆時將在中國舉行第十一屆中學生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
經過6年的建設,在中國地理學會的領導下,我國中學地理知識競賽的結構和平臺逐漸形成。主要有:①競賽型:中國中學地理奧林匹克競賽暨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選拔賽,每逢單數年下半年舉行,2011年下半年將舉行第四屆中國中學地理奧林匹克競賽,選出4人,參加2012年在德國科隆舉行的第九屆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國初中生地理世界錦標賽暨國家地理世界錦標賽中國賽區選拔賽,每逢雙數年舉行,2010年下半年將舉行第二屆中國中學生地理知識競賽暨第十屆國家地理世界錦標賽中國賽區選拔賽,選出3人,參加2011年第十屆國家地理世界錦標賽。②創新型:中國青少年環境地圖大賽及日本旭川環境地圖比賽選拔賽,每年舉行,分為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每年年初確定主題,2010年的主題是“環境中的花”,9月1日寄交作品,國內初評后再將較好的作品寄到日本參加比賽,獲得日本比賽大獎的學生和指導教師,將赴日領獎。③普及型:地球小博士競賽,分為小學、初中、高中組,根據回答問卷問題與撰寫小論文,評出各組優勝。